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西方歷代建筑風格欣賞之一
德國科隆大教堂
梵蒂岡圣彼得廣場全景圖
羅馬萬神廟圓形穹頂
雅典宙斯神廟(科林斯柱式)
意大利比薩大教堂
自從人類擺脫穴居以后,建筑就無處不在,而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越來越講究。中西建筑各有其特點及輝煌歷史。僅就西方的建筑風格而言,隨著歷史的推移不斷更新?lián)Q代,且每一種建筑風格都經(jīng)過了充分的發(fā)展,留下了諸多人類共同的“世界遺產(chǎn)”。作為這份世界遺產(chǎn)的接受者和繼承人,我們有必要識別并學會欣賞它們,以豐富我們自己的建筑智慧。今年年初發(fā)布的中央《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提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本文想通過西方建筑史上多種風格的展示,讓讀者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也看看西方文化中活躍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工匠精神”,從而激發(fā)我們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古希臘建筑風格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與哲學、文學、戲劇、雕塑等門類一樣,古希臘建筑是歐洲建筑的始祖。公元前5至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zhàn)爭以后,希臘文明高度繁榮,建筑也達到鼎盛,建成了宏偉的雅典衛(wèi)城,包括多座神廟,其中以名揚古今的帕特農(nóng)神廟最為巍峨壯觀,成為整個時代的建筑標志。
歐洲建筑以五種柱式為基礎,其中前三種就是古希臘時期產(chǎn)生的,即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三種柱式均以其產(chǎn)生地區(qū)命名。以此為基礎,后來羅馬人又創(chuàng)造了塔司干柱式和混合性柱式,并使其精益求精。直到20世紀初葉,這五種柱式一直是歐洲建筑技術的基本構件,也是歐洲建筑美學的基本要素。
在古希臘時期最早被創(chuàng)造出來并普遍使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它的特點是粗壯雄健,其高度是柱腳直徑的5至5.75倍,柱頭高度是柱身的三分之一。它沒有柱礎,周身有很多凹槽,形成20個左右銳利的棱線。多立克柱式的美主要體現(xiàn)在柱頭,柱頭的主要部分是檐部,包括額枋、檐壁和檐口。其中精華在檐壁,那里有精美的雕刻。
愛奧尼柱式是多立克柱式在技術和藝術上的發(fā)展。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地方,一是柱身比多立克“苗條”,柱高是底徑的9至10倍,檐部也相應縮小,為柱身的五分之一;一是它有了柱礎,穿上“鞋”了;柱頭底部也增加了兩個對稱的渦旋,戴上了“耳環(huán)”,講究裝飾了;再就是柱身上凹槽的槽溝變成圓弧形,槽背也不再是鋒利式,而變成平和的帶狀式的了。兩種柱式,若是拿人來做個比喻,恰好是一對男女:一個是“彪形大漢”,一個是“窈窕淑女”。這是古希臘人對人體美的追求在建筑上的生動表現(xiàn)。
第三種柱式叫科林斯,它是前兩種柱式的進一步發(fā)展,比愛奧尼柱式更纖細;其柱頭更講究雕飾,圍以忍冬草等草葉形象,使柱頭整體像個花籃。
古希臘人對藝術美的總體要求是莊重、優(yōu)美、勻稱、崇高。用亞里士多德的話說,“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組成的”(《詩學》)。一般紀念性的大型建筑如神殿,只有門,沒有窗,四周都是柱廊,柱與柱之間距離都不超過兩根柱子的柱圍直徑;東、西兩頭各有山花,以雕刻裝飾,山花下的檐部亦有精致的雕刻;四周的檐壁都是精美的浮雕。由此可見,歐洲人從一開始就追求建筑的審美功能。
古希臘的戲劇很繁榮,誕生了三大悲劇和三大悲劇家,喜劇的成就也很高。戲劇的繁榮推動了劇場的建設,故而劇場是重要的建筑之一。古希臘的劇場都是半圓形、漏斗式的露天劇場,有的規(guī)模很大,能容納幾萬人。古希臘其他大型建筑還有斗技場、廣場及敞廊等。
古羅馬建筑風格
古希臘文明持續(xù)了約650年,其后歷史把這頂輝煌的桂冠戴在了羅馬人的頭上。羅馬人不僅是個合格的繼承人,而且是個有為的創(chuàng)新者。有意思的是,這個新崛起的歐洲統(tǒng)治者,雖然在軍事上把希臘人打敗了,但在文化上卻被希臘人的文化軟實力征服了。然而羅馬人不是被動地接受希臘文化,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改造和提高,在公元1至3世紀達到極盛。羅馬人在建筑上的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發(fā)展了希臘柱式,最終確定的五種形態(tài),作為建筑的基本形制在歐洲建筑史上大放光彩。
二是發(fā)明了拱券技術,從而為創(chuàng)設巨大的內部空間及其不同層次、不同形態(tài)的空間組合提供了可能。這一成果尤其在中世紀教堂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發(fā)展。
三是在豐富的建筑實踐基礎上及時作出了理論總結。公元前1世紀就由建筑師維特魯威寫出了《建筑十書》這一不朽論著。它最早提出“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筑三原則,至今依然是金科玉律,尤其是其中蘊含的“工匠精神”歷久不衰。
四是興辦建筑教育。公元288年羅馬人就創(chuàng)辦了建筑工程技術學校,規(guī)模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建筑人才,擺脫了傳統(tǒng)的師徒傳授方式,為培養(yǎng)高水平的人才開拓了廣闊的道路。
作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建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國”的民族,羅馬是個氣魄宏大并且懂得享受生活的民族,所以這時期的建筑以恢宏、豪華為特色。鼎盛時期,羅馬人留下的宏偉而豐富的公共建筑遺產(chǎn),就技術和藝術而言,最重要的依然是“神”的建筑,其中首屈一指的當推建于公元2世紀的羅馬萬神廟。這是個大型圓形穹頂建筑,地面直徑和高均為43.3米(這個跨度記錄保持了1800年)。穹頂中央開了一個圓形天窗,直徑8.92米。穹內表面做出140個方形凹格以減輕重量,分5圈排列。正立面是一座秩序端莊的柱廊。神廟具有一種巨大的美的震撼力,站在殿內,置身于這樣一個宏大而單一的圓形空間,能感到一種“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語)。
古羅馬的皇權勢力很大,皇宮建筑無疑也很壯觀。就形制之典型而言,當推杜米善皇宮:一頭宮殿,另一頭花園,中間是住宅;而論功能之齊全,則是哈德良離宮:宮殿、浴場、劇場、圖書館、神廟、花園等。但這兩處建筑如今都已成為廢墟了。
古羅馬時期商業(yè)已有相當發(fā)展,人們追求享受,浴場很受青睞,浴場的建筑也十分講究——結構復雜,拱券技術大顯身手,供暖技術十分高超。論建筑之精致當首推圖拉真皇家浴場;論規(guī)模之宏大,則非戴克里先浴場莫屬,可容3000人之眾。與此相關,斗技場作為娛樂場所也很普遍。其中最有名的是以羅馬命名的羅馬大斗技場,這是個橢圓形平面的建筑,最多能容納5萬人。偌大的梯形觀眾席是以復雜的拱券結構支撐的,外墻由四重疊柱建成,十分壯麗。
再一類重要的公共建筑當屬“大會堂”,希臘文叫“巴西利卡”,意即“王者之廳”,一般用于法庭或大市場。這種建筑通常都是以長方形作為平面,系單向縱深空間,外立面加一圈突現(xiàn)的線腳作為裝飾。此外廣場和凱旋門也是古羅馬重要的建筑景觀,前者如現(xiàn)在羅馬城內的那處市場廢墟,依然能感受到當年周圍的建筑氣派;后者如哈德良凱旋門,是以拱券門洞為特征的雙層建筑。
拜占庭建筑風格
羅馬帝國395年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歷史開始進入教會統(tǒng)治的“中世紀”,一直到14世紀。這一千年中思想文化受到嚴酷的禁錮,唯獨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依然興盛,先后盛行過三種建筑風格,即拜占庭建筑、羅曼建筑和哥特建筑。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的古代稱謂,即現(xiàn)在的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興起后,通過戰(zhàn)爭,其版圖一直擴展到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北非、兩河流域等地區(qū)。建筑上,在羅馬人發(fā)明的拱券技術的基礎上吸收了這些新地域的伊斯蘭教的建筑風格,形成一種盛行了六七個世紀的新風格,叫拜占庭風格。
拜占庭建筑擺脫了希臘、羅馬時代以墻作為屋頂或穹頂承重的載體,改用墩座或鼓座經(jīng)由帆拱來發(fā)揮這種作用。穹頂可以是群體式的,即以中心的為最大,周圍簇擁著4個較小的穹頂,形成集中式形制,以此來擴大內部的空間。平面改為正方形或圓形。穹頂?shù)耐鈿t鼓出許多,形成蔥頭的模樣。這種風格影響到俄羅斯和巴爾干乃至南亞、西亞一帶的建筑。
拜占庭建筑最輝煌的代表作是直到現(xiàn)在仍聳立在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它誕生于公元6世紀30年代,由查士丁尼一世與大主教親自督造。查士丁尼多才多藝,為了建造屬于自己時代的建筑紀念碑,他特地從小亞細亞請來了最有名的兩位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作工程師。受小亞細亞建筑的啟示,它不再重復巴西利卡的長方形造型和封閉式的承重墻,而采用巨大穹頂覆蓋下的集中式和復雜的拱券平衡技術相結合的形制,在穹頂周圍的承重部位開設了40個狹長的拱券式小天窗,從而使穹頂顯得宏大而輕盈,收到莊嚴的紀念性效果。奧斯曼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后,將其改為清真寺,在其四周又增設了4根高聳的尖柱,叫授時塔,更加強了它的審美效果,堪稱技術和藝術完美結合的建筑典范。
圣索菲亞大教堂之后比較輝煌的拜占庭建筑當推威尼斯的圣馬可大教堂了。這座教堂的特點是由5個穹頂組合成正堂空間,并由正立面的5座拱形門宙加以暗示。其正立面輔以紛繁富麗的雕飾。
拜占庭建筑所創(chuàng)設的穹頂技術為后來的西方國家以穹頂為標志的城市天際線開了先河。
羅曼建筑風格
若把歐洲建筑史的畫面全部展現(xiàn)出來,不難發(fā)現(xiàn),拜占庭建筑是東西方的“混血兒”。但西方建筑的第四代“產(chǎn)兒”卻沒有沿襲第三代的基因,而主要是按照羅馬建筑的基因發(fā)展,所以羅曼建筑也叫“羅馬式建筑”或“羅馬風建筑”。這一代建筑盛行于10至12世紀。它采用了拉丁十字(即在長方形的“肩部”伸出兩個袖堂或耳堂)的平面造型原則,放棄了對鼓式穹頂美的追求,而崇尚半圓形拱券??傮w上,它以厚重的墻體和連拱的墻面、修長的軀體、狹窄而密集的窗戶和高聳的鐘塔為特征。美學上,它的外部形象指向高空,有一種意欲奔向上帝的動勢;內部則以大殿的簡樸裝飾襯托圣壇的華麗。技術上,進一步發(fā)展了羅馬時代的拱券力學,也繼承了拜占庭建筑以墩柱為承重的支點,并開始使用后來哥特建筑常用的扶壁。因此嚴格講,羅曼建筑是羅馬建筑向歐洲建筑史的一個重要階段——哥特建筑的過渡。從宗教角度看,則是基督教勢力向伊斯蘭教勢力奪回其在歐洲的主要建筑陣地。
羅曼建筑大多見于教堂、修道院和古城堡,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意大利比薩的比薩大教堂。它始建于1063年,拉丁十字的造型,長95米,縱向4排共68根科林斯圓柱,中堂和耳堂覆以橢圓形拱頂,外墻以醒目的密集拱窗著稱。前面的洗禮堂和后面的筒形塔(即斜塔)均為12世紀所建。其中斜塔直至14世紀才完成,費時176年。它斜而不倒,成為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位于德國西南的小城施佩耶爾的施佩耶爾大教堂,也是公認的羅曼風格的經(jīng)典建筑。拉丁十字形建筑,以半圓拱和十字拱超越了古羅馬的木結構;為使拱頂適應于不同的尺寸和平面,它創(chuàng)造了骨架券以取代原來的拱頂,并首次使用了扶壁,且將多個尖頂鐘塔組織進前后主體結構中,還在拉丁十字的交點處也融入一座主塔,從而將沉重的結構與垂直向上的動勢結合起來。中堂大小立柱有韻律地交替設置;所有窗口狹小,室內幽暗而神秘;裝飾樸素,而圣壇則十分華麗。中堂與側廊的分割打破了古典的“均衡”規(guī)則??傊┡逡疇柎蠼烫脽o論技術上還是美學上都是通向哥特建筑最近的橋梁。它在宗教界和政界影響也很大——建成后的300年中,歷任教皇、大主教和8位國王、王后都葬在這里。
哥特建筑風格
作為審美風尚,哥特建筑盛行于歐洲中世紀的高峰與晚期,是歐洲中世紀建筑的高峰。它將前述技術和風格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把拱券改進為更先進、更美觀的尖拱、肋拱形式并發(fā)明了“飛扶壁”技巧,從而創(chuàng)造了高曠、挺拔、莊嚴、神圣的空間形象;同時它把羅曼時期出現(xiàn)的鐘塔改進為挺拔俏麗的尖塔,營造出一種直奔上帝的意象。堂內使用高聳俏麗的束形柱,空間幽暗,梯子狹窄且盤旋而上。它的花窗絢麗奪目,內外雕刻豐富精美??梢哉f,哥特建筑使宗教與建筑、技術和藝術、結構與風格達到完美的結合,是西方古建筑史上華麗的一筆。
哥特建筑多見于基督教教堂,多彩多姿,琳瑯滿目。它首先在法國興起,早期的代表作當推巴黎圣母院,通過雨果同名小說的描寫,廣為人知。哥特風格巔峰時期的代表作至少有兩座:一是法國的亞眠大教堂,位于巴黎附近的亞眠市。它始建于1220年,直到15世紀才全部竣工。這是一座三堂式的大型教堂,拉丁十字長133.5米,寬65.25米,中堂高42.3米;正面有兩座鐘塔,最高的鐘塔聳立于中堂與側廊的交叉處,達112米。12米高的彩色玻璃窗絢麗奪目。墻壁上的雕飾都是《圣經(jīng)》中的人物和故事。主體建筑使用巨大的束形柱。教堂上下共分三層,巨大的連拱幾乎占了一半,唱詩臺由4個連拱構成。整個建筑布局嚴謹,結構輕盈。教堂的三座門里的雕刻內容包含各種宗教訓條、圣人傳記以及創(chuàng)世紀故事,被稱為“石頭上的百科全書”;三座門均飾以雕塑,分別以圣母生平、殉道者和最后的審判為主題,被稱為“亞眠圣經(jīng)”,乃藝術杰作。該教堂是最早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哥特建筑(1981年)。
另一座是位于萊茵河畔德國科隆市的科隆大教堂。其最顯著的外部特征是雙塔高聳,且塔身起點很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哥特建筑之一,僅次于德國的烏爾姆大教堂??坡〈蠼烫檬冀ㄓ?248年,因戰(zhàn)爭等原因斷斷續(xù)續(xù),直至1880年方全部竣工,耗去石材40萬噸。教堂依然是拉丁十字造型,東西長145米,寬86米,五堂式,內設5座禮拜堂和5口吊鐘。內外雕飾豐富浩繁,雕刻作品達4000件,花窗玻璃共達10000平方米。教堂藏有許多珍寶,其中有兩件金器均為無價之寶,一件是藏有從東方前往朝拜耶穌的“東方三圣王”的遺骨的金盒子;另一件是保存名貴珍寶的金神龕。教堂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
哥特建筑的晚期代表作也有兩座,即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和英國的倫敦西敏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后也因戰(zhàn)爭等原因,直到1965年才竣工。這是一座全部大理石的建筑,正立面為少見的三角形。此外它還有三個顯著特征:一是體大,是罕見的五堂式教堂,長157米,最寬處92米(一說109米),面積達11000多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其規(guī)模僅次于圣彼得大教堂,而在哥特建筑中居首位;二是塔多,共有135座大小石塔,構成一座壯觀的塔林,每座塔都是一件獨立的雕塑,且每個塔尖都聳立著一尊石雕信徒的立像;三是窗大,它有24扇巨大花窗,創(chuàng)世界之最。
倫敦西敏寺為英王亨利三世于1245年撤舊所建,也是斷斷續(xù)續(xù),直到1745年才建成兩座標志性的鐘塔。19世紀又多次擴建、裝修,才形成現(xiàn)在的面貌。其雕刻藝術亦甚豐富。
文藝復興建筑風格
文藝復興作為一個歷史階段存在于14至17世紀這一時期,其策源地是處于古羅馬版圖上的意大利。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的自我意識的開始覺醒,人在神的面前站立了起來,成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時人們對于神權時代那種表現(xiàn)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風格感到厭棄了,而想起了古希臘羅馬時代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于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古代的幽靈”(馬克思語)。它從古代拾回希臘、羅馬時代規(guī)整、穩(wěn)重的“十字”平面造型原則和體現(xiàn)人體美的柱式的基本形制,采用以圓拱代替尖拱的技術手段,吸收力學上的新成就以及繪畫中的透視原理,強調秩序和比例,遵循所謂“黃金分割律”,因而以均衡、端莊、典雅、精致為美學追求,從而創(chuàng)造出多種空間效果,來標示屬于自己時代的、富有活力的嶄新風格。
文藝復興建筑風格早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已成為佛羅倫薩顯著城標的佛羅倫薩主教堂,尤其是它的穹頂。那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建筑師之一布魯內萊斯基精心設計的杰作。設計者讓穹頂坐落在八角形的墻上,而又巧妙地在墻與穹之間加了個12米高的鼓座,堪稱神來之筆;并在穹頂下方周圍開了12扇狹高的拱形窗,使穹內透亮;又在穹壁內外加套殼,使穹體體形飽滿、俊俏,顯得剛健有力,絕妙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它以107米的總高在佛羅倫薩這座古城如鶴立雞群,格外醒目。
文藝復興的巔峰之作誕生于天主教的大本營羅馬梵蒂岡,即圣彼得大教堂。它自1506年動工興建,直到17世紀頭30年才竣工,跨越了文藝復興風格后期和巴洛克風格前期;四五代當時最杰出的建筑師和藝術家先后參加了設計,如大建筑師勃拉孟特、大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大畫家拉斐爾、大建筑師兼大雕塑家貝爾尼尼等,可以說集中了世界歷史上人類頂尖級的建筑智慧。從建筑風格而言,它是個內外矛盾體,即主體建筑是屬于文藝復興的,內部裝飾則是巴洛克的,后者出自于貝爾尼尼的大手筆。祭壇前的華蓋是貝氏設計的杰作。與華蓋上下對應的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頂,這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最美的穹頂之一,是這位文藝復興巨人在人類建筑史上貢獻的天才一筆。
文藝復興是一個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思想文化和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十分活躍的時代,各種世俗建筑的風格多種多樣,甚至連那些杰出的建筑理論家都常常離開自己的理論進行設計,手法迭出,如山花的變化,立面的分層,疊柱、雙柱、券柱、隅石、拱廊的普遍使用等,產(chǎn)生了如佛羅倫薩育嬰院、維琴察圓廳別墅、美第奇府邸等經(jīng)典建筑。與此相適應,廣場的樣式也靈活多變,如紀念性廣場、裝飾性廣場、復合式廣場、集市廣場等。
這也是個建筑理論大有建樹的時代。較早的阿爾柏蒂,其《建筑論》(1485,又名《建筑十書》)最早提出把建筑技術作為藝術來追求。其他如帕拉提奧的《建筑四書》(1554)和維尼奧拉的《五種柱式規(guī)范》(1562)也都是歐洲建筑學校幾十代人的教科書。從這時候起,歐洲造屋者結束了“匠人”的身份而步上了建筑師或藝術家的新臺階。
(作者:葉廷芳 系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配圖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