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用先鋒的筆調為歲月洗塵 ——評呂新的《下弦月》
魯迅文學獎得主呂新的最新力作《下弦月》讀來沁人心脾,以先鋒作家著稱的呂新在這部作品中依然用先鋒的筆調書寫出了他對歷史的獨特感受和體驗。以往大部分反映文革十年中個人命運的文學作品都側重道德二元對立的評判和激烈的情緒表達,然而,呂新選擇了另一種介入歷史的方式,他注重從自身的經驗出發(fā),在精神層面來表現(xiàn)、反思文革這段歲月,關切個體的命運,這是一段隱藏在人們內心中的歷史,更是一段隱藏在人與人之間關系中的歷史。
《下弦月》這部小說一共分為九章,每一章分為三小節(jié),前兩節(jié)主要講述徐懷玉家中的生活以及她尋找丈夫林烈的經過,后一節(jié)主要講述林烈的逃亡生涯,在每一節(jié)的敘述中作者又穿插進楷體排的閃回文字,擴展了敘述視角。每三章的最后,作者再現(xiàn)了其中篇小說《尖螞蟻》的故事情節(jié),形成三個獨立的名為“供銷社歲月”的篇章??傮w來看,《下弦月》的多聲部形式代表了不同的敘述聲音,第一個聲部是關于徐懷玉尋找丈夫的故事,第二個聲部是丈夫林烈躲避追捕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展示出他的思考和內心獨白。第三個聲部則是供銷社副主任萬年青的敘述。
《下弦月》的故事時間跨度比較模糊,我們只能從一些只言片語的敘述中進行推測。如林烈在逃亡途中的回憶:“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孫璞、白沙、廖士源、周贊、傅冬生、史莨玉、趙琳、馬志明,先后都死了,沒有一個是自然死亡的”。 還有那些戴著紅袖章巡邏的民兵們“摧殘一個人比摧殘一只麻雀還要容易”。 透過這些,讀者自然而然地會聯(lián)想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大量非自然死亡的知識分子們。呂新無意于從正面對文化大革命這一歷史事件進行道德評判,他注重刻畫的是知識分子在逃亡過程中的精神歷程和感受以及在極端政治環(huán)境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化。歷史是在不同敘述視角下的呈現(xiàn),每個人眼中的歷史是不一樣的,真正的歷史具體又復雜,既有歷史的必然性,也有個體的偶然性,往往與人情恩怨纏繞在一起?!断孪以隆繁阌枚嗦暡康男≌f形式,通過理性思考感性地呈現(xiàn)出了歷史的吊詭和人性的復雜之處。
一、知識分子們的命運沉浮
《下弦月》中流露出了對知識分子命運遭際、精神狀況的反思情緒。作者刻畫了逃亡中的知識分子林烈,對失業(yè)在家的徐懷玉、遭到迫害的朱瑾、剛從監(jiān)獄釋放出來的石覺、在學校任教的蕭桂英這些知識分子們的命運進行了呈現(xiàn)。
作者并沒有交代林烈具體犯了什么錯誤,讀者只能從他逃亡過程中的內心獨白和思考中進行合理推測。小說第一章中的第三節(jié),林烈回想岳維壽在運動發(fā)生之前響應國家政策開會號召年輕人們多給組織提意見、敞開心扉,“他傻,當即就剖腸豁肚,開門見山,給岳維壽本人提了一個意見”。 很多年輕人都針對領導、國家和社會提了很多意見,領導們表面上笑著接受,實際上是在等待報復他們的時機,一旦運動來臨,便開始公報私仇,借著革命的幌子整人。林烈回憶史漁麟打籃球的場景,明明沒有投中,眾人卻熱烈的鼓掌拍馬屁,他不愿意隨波而逐流,劉照明警告他:反應太慢將來會吃虧的。這些細節(jié)都暗示出林烈過于耿直的性格,敢說真話卻不分場合,他在逃亡的過程中漸漸意識到自己落到這個下場的原因,“最初幾年他還頗不服氣,覺得本來不好,為什么要違心地說好?好朋友不是更應該直來直去,說真話么。他不知道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所謂的日子和人情事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親戚朋友之間的關系,很需要一些假象來平衡和維護呢,來潤滑和鑲鍍呢……你若實事求是,說出所謂的肺腑之言,所謂的真相,失掉朋友之間的友誼還在其次,還屬小事,說不定你從此就播下了仇恨的種子。要知道,那仇恨原本并不屬于你,但就因為你過于不懂事,過于不會說話,張口就來,最終又非你莫屬”。 這是林烈的內心獨白,更是自我反思。當看到同伴們遭受酷刑而非自然死亡時,林烈惶恐不安,為了保全性命,他選擇走上四處逃亡的求生道路。
徐懷玉因為丈夫林烈的牽連而失去工作,只能靠給學校刻蠟板、在東風運輸社做一名臨時工來維持生計。朱瑾曾經是一位會寫詩、讀詩、彈鋼琴的美麗女子,當時所有的男人都圍在她身邊轉,然而,這個昔日驕傲的美女在文化大革命中卻門牙缺失、穿著破爛,她只能放下驕傲和自尊靠倒賣蜂蜜存活下去。石覺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在這幾年中三次被捕,三進三出,最初被捕時只是因為他指出了單位一把手在報告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這讓領導丟了面子。在別人看來是一件小事,然而“讓一個體面的男人在很多人面前,尤其是在很多女人面前丟了面子,那種傷害,比你在背地里狠狠地揍他一頓,比搶走他幾百幾千塊錢要大得多”。 作者把這種貌似嚴重的政治事件闡釋成男性隱秘心理的作祟,顯示出這場革命運動的荒誕和無厘頭。蕭桂英的丈夫胡少海在監(jiān)獄中勞改,她在學校里教書遭到了校長周文的調戲,周文作為一名革命干部每次開會時總是正襟危坐,而且即使在夏天,他襯衣最上面的那道扣子也是緊緊地扣著,周文的禁欲系穿衣風格掩藏不住齷齪的心理,儼然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蕭桂英迫于壓力最終只能答應周文的無理要求。
人性在這場運動中得到了爆裂,無論是性欲還是暴力,都是一種無秩序的狂歡狀態(tài)。這些知識分子最后總結出之所以受到迫害,很大程度上是個人恩怨在作怪,根本不是什么路線問題、立場問題,結怨的人憑借革命運動來整人,將個體生命淹沒在時代的潮流中,不留痕跡。
二、歷史風塵中的人性展示
文化大革命期間摧毀了很多東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這場斗爭中也經受著重重考驗,作家營造文化大革命這一極端情境作為故事的發(fā)生背景,成為人性的試金石,人性的復雜在極端的政治環(huán)境中暴露無遺。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下弦月》中的夫妻感情、父子之情出現(xiàn)了撕裂。比如徐懷玉與林烈這對夫妻,徐懷玉的尋夫行動不是受思念丈夫的情感驅使,而更像是在履行一種義務。她在途中回想自己嫁給林烈后的日子里有操不完的心,后來還因為他的牽連而失去了工作,雖然談不上恨,卻也沒有熱烈的愛。徐懷玉的尋夫過程透漏著悲涼的感情基調,在出發(fā)前,她把四歲的小美送到柳八灣的母親家照看,把小山和小玲留在家中,托付給摔斷腿的弟弟,安排妥當后,便和好朋友蕭桂英踏上了尋找逃亡丈夫林烈的征程。小說并沒有交代她尋夫的初衷,只是說她堅信丈夫還活著,在路途中她們忍饑挨餓,惡劣的環(huán)境更突顯出尋夫過程的艱難。留守在家的兒子小山并沒有熱切盼望父親的歸來,雖然在大的方面他也想有一個爸爸,不管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就行。然而,他又認為“沒有爸爸在,就等于沒有拘束,沒有嚴厲的斥責,更沒有緊張和打罵,無論多晚回來,也不會被一腳踢出門外”。 從孩子的視角來審視父親,讀者可以推測林烈是一個脾氣暴躁、嚴父形象。那么,在逃亡途中的林烈是否想念自己的親人呢?林烈根本沒有心思想念親人,他的內心中一直被恐懼占領著,親情、愛情都無處安置,他只想著竭盡全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當快過年的時候,黃奇月建議林烈回家看一眼,林烈的反應卻是吃了一驚, 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返回家里。聽了黃奇月的建議,林烈才決定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出發(fā)回家。組織上把他們的家安排在全城最高的地方,屋后是烈士陵園,旁邊是氣象站,氣象站在這里是具有隱喻意味的,它不僅觀測自然天氣的地方,更是覺察政治氣候的地方,之所以把逃犯的家屬安排在這樣的住處,組織顯然經過深思熟慮,這樣的位置更方便暗中觀察逃犯林烈是否返回家中。果不其然,林烈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有兩個人在松樹林后面監(jiān)視著他家的一舉一動,這讓他感到既憤怒又絕望。他只得返回躲藏處,在這萬家團聚的時刻,只能像一個孤魂一樣孤零零地迎接新年的到來,望著被大雪覆蓋的大地,遠離人間煙火的他在過年的這一天不必躲藏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林烈想到了用死來結束這如喪家犬般的生活,那樣一切就都能擋住了,那樣逃亡也就失去了意義。
然而,即使是在極端政治化的年代,作者也展示出了朋友間、鄰里間的脈脈溫情。比如徐懷玉和蕭桂英之間的友情,她們兩次結伴踏上尋夫的旅途。第一次徐懷玉陪著蕭桂英去找尋丈夫胡少海,第二次蕭桂英陪著徐懷玉找尋丈夫林烈,她們在苦難的歲月中相互扶持,互相鼓勵。再比如林烈和黃奇月之間的深厚感情,黃奇月是林烈在上深澗下放時的第一生產隊的隊長,他面對逃犯林烈并沒有遠離,而是冒著被牽連的危險對他報以深深地同情,不僅給林烈提供物質上的幫助,為他安排住處、提供食物,而且還在精神上給他安慰。除了朋友間的情誼,在革命運動中鄰里之間的友好關系也顯得尤為可貴,比如徐懷玉一家和石覺一家,徐懷玉這位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身母親,每天的生活都是斤斤計較,卻邀請石覺父子到家里吃飯,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徐懷玉竭力準備這頓晚飯,“豬皮洗干凈以后,她用刀試著在上面刮了一會兒,等到刮完第一塊豬皮后,她開始有了興趣和信心:表面看著潔凈的豬皮上面并非一無所有,一干二凈,還是油脂附在上面的,就看你是否用心,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一點一點地去刮,并發(fā)現(xiàn)刀不能太快了,太快了就會有漏掉的地方,特別是豬皮的邊緣部分,那往往是油脂聚集最多的地方”。 這段細節(jié)描寫形象地表現(xiàn)出徐懷玉過日子的節(jié)儉,徐懷玉從刮油這件生活瑣事生發(fā)出了理性思考,“哲學上刮不下油來,真理有可能也是干巴巴的,不附著油脂,而人,是需要被一些最物質最具體的東西來滋養(yǎng)的。沒有那些油膩膩的泛著濃烈的世俗氣息的東西的輸送和供給,人命,精神,抽象的世界怕是也無法立足,難以存活。沒有實物,何來影子,何來千里之外的回響或群山之巔的光芒”。 無論何時,只有保證生存才會獲得生活的權力。
在關于供銷社歲月的描寫中,作者用了三個副標題,分別是“三年來我們的形式和困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再不好,也是我們的故鄉(xiāng)”,這三部分采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在供銷社主任萬年青的革命話語敘述中表露出他和葉柏翠書記的個體欲望,用規(guī)矩的語言傳達出放肆的情感,先鋒意味濃烈。
三、先鋒語境下的意象隱喻
《下弦月》這部先鋒小說的語言具有濃郁的主觀化色彩,呂新在創(chuàng)作中將注意力由物質世界轉向精神世界,小說的敘述焦點也必然要從外部客觀現(xiàn)實轉向內部主觀心理活動,如何增強語言對人物內心世界的表現(xiàn)力,實現(xiàn)語言客觀化到主觀化的轉變,找到一種讓人物內心世界發(fā)聲的語言是值得進一步探索和發(fā)掘的。比如小說中有兩處作者對人物內心產生疑問時的心理狀況描述,“懷玉覺得,那些問號,像一些有靈性的耳朵,同時卻又像是一些失明了的眼睛,它們很能說明她目前的心情,也很能代表她們這一趟的收獲”、 “她的腦子里有時會淡淡地輕輕地飄過一些蝌蚪似的問號……那些問號,閃閃爍爍地飄過,遮遮掩掩地飛著,有的像蚊子,有的像底色暗紅的瓢蟲,都需要認真凝視才能看到,最大的也不過如同河邊草地上的蜻蜓”, 這兩處描寫將心理狀態(tài)具象化了,本來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抽象感受,用一系列比喻形象生動的傳達了出來。再比如描寫人物等待時的心理,“他感到心里漸漸地拱起一個東西,忽然渾圓,忽然又棱角分明,鋒利的棱角足以使一切靠近它的人流血受傷,是一種寒光閃閃的絕情,又是一種鐵青色的抵制。然而,就在那外表鋒利的最深處,卻仍然潛藏著一個念頭,像一條快死的蟲子,軟軟的、涼涼的,很久都不動一下。那蟲子的名字叫等待”, 在這里,作者將林烈那種百無聊賴的孤寂心跡傳神的表現(xiàn)了出來,他長期遠離人間煙火,除了黃奇月偶爾來看望他之外,他已經很久都不敢與人交流了。然而,他內心又渴望能夠看到人煙,這是他心中的矛盾掙扎之處。將等待命名為一條軟軟的、涼涼的蠕動著的蟲子,那種痛感,那種焦灼,那種癢的感覺確是形象而生動。
呂新還注意調動全身的感覺細胞,運用通感,隨手拈來,比如“冷是有味道的,確與這世上哪一種味道都不一樣,只有嚴寒才會有那樣的味道。熱呢,熱也是有熱的味道,就是那種說火又不太像火,說燃燒卻又沒有燃燒,熱烘烘地埋伏著,有一種被捂得緊緊的嚴嚴實實的卻又發(fā)不出聲音來的到處都存在的嗡嗡聲,有一種無邊無際的焦糊,粘連。土是熟的,沒有加水,卻又滾燙的噗噗冒泡的糊狀的感覺,那是一種隨時都有可能竄起火苗的味道”, 冷和熱本來是人體對溫度的感受,作者把這種心理感受說成是用嗅覺聞到的不同味道,實屬新奇,將味道感覺化,也將感覺形象化了?!断孪以隆分杏写罅啃迈r生動的比喻,如“煤油燈,燈頭黃黃的,小小的,形狀酷似一粒里面裝著藥面的黃色膠囊”, 將煤油燈的火焰比喻成黃色的膠囊。再比如,“雨又下起來了,先是銅錢大的雨點,像是一分二分的鋼镚,在地上亂滾亂蹦,像是一個失去控制的無數(shù)人參與的賭錢的場面”, 將雨點比喻成銅錢,將下雨的場景比喻成賭錢的場面。
呂新特別注意對風景的描寫,充分地挖掘出風景描寫具有的獨特審美價值,一方面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有一種作為“環(huán)境”的意味。比如“風很大的時候,什么也看不見,風里的土豎起來,變成一塊又一塊的黃布,風刮到哪里,那些層疊錯亂的黃布就在哪里就地展開”, “冷風呼呼地刮著從她們的面前和背后經過,冬日黃白的陽光稀薄得能照見人影”。 正值冬季的晉北地區(qū),凜冽的冬風刮起干燥的黃土,一切都變得灰蒙蒙的,顯得如此凄涼,在這樣的時空下,徐懷玉的尋夫和林烈的逃亡都顯得無比艱難。另一方面是被人物感覺化了的風景描寫,具有美學意義上“風景”的意味。比如“天又陰了,站在門前,看見整個世界都是淺灰色的。一個人要是認真地藏起來,另一些人找得白了頭,也不一定能找到”, 陰天不僅僅是指天氣,更是隱喻政治環(huán)境的陰暗帶給人的沉悶感受。風景在這部小說中不僅僅是背景和環(huán)境,而是成為了作家的塑造主體。同時,呂新還注意對色彩的把握,比如遠方是灰藍色的,世界是淺灰色的,天空是鐵青色的,火光是紅黃色的……這樣的描寫是一種抒情化的、詩意的表達。
除此之外,《下弦月》這部小說中出現(xiàn)了很多具有隱喻色彩的意象,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比如月亮的意象。月亮自古以來就受眾多文人墨客的青睞,無論是表達思戀情緒還是單純的贊美吟誦,它都成為歷代文人抒發(fā)情懷的一種載體。呂新將小說起名為《下弦月》,下弦月是月亮陰晴圓缺變化中的一種狀態(tài),下弦月一般出現(xiàn)在農歷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部分,所以稱之為下弦月。小說中有三個描寫月亮的場景,是林烈逃亡途中看到的月亮。第一個場景出現(xiàn)在小說第三章的第三小節(jié)中,“月亮又升起來了。冬天夜晚的月亮,灰白、凄清,像是落在蒼?;脑系囊幻姹涞溺R子,越看越覺得身上發(fā)冷??吹剿ㄒ坏淖饔镁褪亲C明自己尚在人間”, 此時的林烈剛剛踏上逃亡的路途,他害怕光明,害怕皎潔的月光,寧愿永遠躲在黑暗里,黑暗才能給他安全感,才能保全他的人身安全。第二個場景出現(xiàn)在第四章的第三小節(jié)中,“冬夜的月亮下,蜷縮在某一片被積雪覆蓋的原野上,有時會觸景生情,浮想聯(lián)翩。想什么呢?想象自己是俄國的十二月黨人,正在荒涼寒冷的極地吃樹葉,喝雪水。這樣的想象常令他血脈賁張,心中陡生自豪甚至榮耀,覺得自己很有可能就像老百姓口中常說的那樣,是頭頂著星星來的,來到人世,是為了某些大事來的,因而,奮斗是那么的壯烈,而犧牲更是那么的美好,熠熠生輝”, 這時候的林烈在月光下生發(fā)出了一種英雄主義情懷,說是自我安慰也好,說是變得麻木也罷,此時的他已經不像之前那么恐懼,反而有了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第三個場景出現(xiàn)在第五章的第三小節(jié),“第一個晚上沒有窗簾,月亮早就在天上,坐在炕上,看見遠處和近處的樹木像是生長在銀白色的霧里,有人扛著?頭從月色里走過……他們走著,在淘米水一樣的月色里悄悄地走著”, 這是楷體部分的閃回文字,林烈看到蜘蛛安家的情景回想起和妻子在一起的時光以及和舅舅漫步的場面。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月色不再是發(fā)散著冷光,而是變得如此柔軟,暫時安定下來的林烈在躲藏處放下了心中的恐懼,內心中又有了愛情和親情的安放處。在供銷社歲月的部分中,也出現(xiàn)了大量對月光的描寫,比如“月光像淘過米以后剩下的淘米水,濃淡的程度也和那差不多。我忽然覺得我的心里好像也有一灣那樣的水,白白的、水汪汪的、霧蒙蒙的”, “到了夜里,雨停了,月亮出來了,又是一個下弦月,又是那種淘米水一樣的月光”, 多次用淘米水來形容月色顯得有些重復。除了月亮這一意象外,小說中的水果糖也是具有隱喻意味的,小說中描寫了三個偷糖的人,第一個是徐懷玉和蕭桂英看到的供銷社的售貨員,“他的嘴里不住地傳來陣陣響動,一會兒是一種嘎啦嘎啦的聲音,一會兒又是一種咕嚕咕嚕的響聲。很快,徐懷玉她們就聽出來了,是水果糖在嘴里與牙齒碰撞時才會發(fā)出的那種聲音”。 第二個是尖螞蟻供銷社的售貨員胡木刀,“胡木刀自參加工作以來,每天至少要人不知鬼不覺地吃掉供銷社里一顆以上的水果糖”。 第三個是尖螞蟻人民公社的副主任萬年青,“有一天,我站在幾個糖罐子后面,不知是鬼使神差,還是別的什么東西在作怪,我不知不覺地剝開一顆糖,竟然一不小心就放進了自己的嘴里”。 在這三處,水果糖成為一種誘惑,誘發(fā)出人性中的貪吃的本能欲望,它也象征著我們對未來甜蜜生活的向往,在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革命號召下,每個人都熱血沸騰,充滿希望。
《下弦月》這部小說中存在大量的男權話語。這些話語很多都出自小山這位未成年的孩子之口,比如“女人們都根本不能開玩笑,我這一輩子再也不敢和女人們開玩笑了”, “女人們,都喜歡立竿見影”, “女人,結了婚的女人要比沒結婚的女人厲害得多,也潑的多”。 除了小山,黃奇月、林烈。萬年青等成年男性也大發(fā)感慨,“女人,這種奇怪的動物,活了大半輩子也始終沒能弄清她們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每次她絮叨時,要么出去走走,要么就只能用這樣的話來回答她”, “和女人們講道理,永遠也講不清楚”, “別以為一個姓王的女人和一個姓李的女人就真的不一樣,真的有什么不同之處,那只是相互間長得有些出入罷了……實質上她們都是同一個人”, 這些決絕的語言實際上是對女性個體的遮蔽。
四、結語
呂新曾經講過,“真正的歷史到底是什么樣的,誰也不知道……最讓我放不下的還是七十年代,正是我成長的時期”, 每個作家內心中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文學領地,像魯迅筆下的魯鎮(zhèn)、老舍筆下的北平、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張愛玲筆下的上海、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xiāng)、賈平凹筆下的商州、閻連科筆下的耙耬山……呂新筆下的晉北山區(qū)也是他的文學之根,雖然他表示自己并沒有刻意去營造文學領地,但是這卻是他內心中最親切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下弦月》的確是一部重返家園、再現(xiàn)歷史的力作,呂新從個體的生命經驗出發(fā)來觀照歷史,用文學的方式呈現(xiàn)出自己對歷史的感受,用先鋒的筆調來為歲月洗塵。
(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2016級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