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有意義的故事才有創(chuàng)作動力 上映以來觀眾褒貶不一, 監(jiān)制王家衛(wèi)談《擺渡人》
由王家衛(wèi)監(jiān)制、張嘉佳導演的電影《擺渡人》23日上映以來,累計票房已突破3億元,但觀眾的口碑卻兩極分化。以注重電影藝術品質著稱的王家衛(wèi),為什么這次會選擇與一位“80后”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合作?又為什么會傾注心血來幫助他實現電影夢?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王家衛(wèi)。
有時候用笑的方式講自己的遺憾可能是最好的
記者:為什么您會主動選擇跟張嘉佳合作?
王家衛(wèi):我在找項目的時候,公司同事給我推薦了張嘉佳的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擺渡人》是其中的一篇。一共二十幾個短篇小說,表達了同一個主題:放下。書里有一句話說,10年太長,什么都會變;一輩子太短,可能一件事都做不了。最后留下了什么?我覺得這就是這個電影的主題。很多人說他寫的故事是雞湯,但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因為它講的是一個人在一個年代里的成長,“80后”和“90后”,都能在書里找到共鳴。
記者:您為什么不自己執(zhí)導?
王家衛(wèi):我跟他的生活背景不一樣,完全不熟悉他這輩年輕人經歷的時代。另外他的故事寫得很有畫面感,自己導演能很快上手。張嘉佳希望把《擺渡人》拍成一部喜劇,想用周星馳的方法拍一個王家衛(wèi)的故事。我也覺得,有時候用笑的方式去講自己經歷的遺憾可能是最好的。但這個電影演員陣容和制作都很強大,他怕控制不了,我答應他拍的時候我一定在現場,結果沒想到我這個監(jiān)制就在現場從第一天待到了最后一天。
很多人問我跟張嘉佳是不是師徒關系,我覺得不是。因為導演的技巧我可以教他,但故事是屬于他自己的。這更像兩個男人之間的承諾,我答應他的都做到了,而我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作為導演要全力以赴。他也做到了,在劇本上下了很大功夫,不停地寫、不停地改。
記者:聽說劇本改了上百遍,主要人物關系調整也有幾十次。為什么會這樣?
王家衛(wèi):一開始并沒想到會拍成這么長,后面把原著里全部的人物和故事都放進去,才發(fā)現故事太滿了。我提醒張嘉佳,這時候得去想怎么提煉情節(jié),讓觀眾有更多空間去了解和思考你的故事。
正常來說一部電影是容不下那么多人物的,但《擺渡人》很特別,不僅有一條情節(jié)主線,還要講3對男女的跨越10年的故事。張嘉佳想用新的方法來講故事,電影中的人物是怎么度過這10年的,到最后又留下了什么。
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的血液
記者:您之前很多作品也在探討“放下”的主題,這是讓您對《擺渡人》感興趣的原因嗎?
王家衛(wèi):這個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外表是喜劇的,但是內心是講情感的,而且講的是一個時代的情感。我希望張嘉佳在電影里能表達出他年輕時的心態(tài),今天再回顧那些從他世界經過的人的時候,又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他所代表的中國現在的年輕人真不簡單,社會變化很快,大家壓力也很大,包括婚姻、愛情、生存等。講好這代年輕人的故事就很有意思。
記者:這部電影是因為喜劇所以被定位為賀歲片嗎?
王家衛(wèi):這部電影的氣質是適合年末的。大家會在年末反思這一年是怎么過的,我希望觀眾看電影的時候,也可以回想一下過去的一年甚至10年,陪你度過困難的人。這些人是構成我們人生的溫暖元素。
記者:這部電影能非常明顯地看到王家衛(wèi)的風格,這部電影對您的意義是什么?
王家衛(wèi):在香港,拍賀歲片對導演來說是一種榮譽,也是最大的考驗。今年監(jiān)制的也是一部喜劇賀歲片,我希望在這里看到中國電影的未來。電影應該注入新的人和新的看法,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的血液,所以我希望給更多新導演提供機會。
記者:有人認為您的作品市場化程度不高,您的創(chuàng)作會考慮市場嗎?
王家衛(wèi):作為導演我是不考慮的。對一位創(chuàng)作者而言,拍的東西對大家是不是有意義,才是我創(chuàng)作的動力。到我現在這個階段,電影是拍一部少一部。時間真的非常寶貴,拍電影的成本也非常大,我不會輕易因為自己的喜好就去拍一部片子。但是喜好還是有意義的,這是導演的創(chuàng)作源頭,對一個故事沒有喜愛,你是絕對拍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