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學軍:走不一樣的路
謝謝梅老師當年對我的肯定和推薦,讓我成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一員,我覺得這是對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就好像是一艘船,有一種靠岸了的感覺。曹文軒老師說,中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可以用幾個重要的會議把它串起來,屬于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幾個重要的會我都參加過,當然,除了30年前的廬山會議,因為那時候我還只是一個兒童文學的讀者。有這樣的機會,就是因為我不僅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員工還是它的作者,也就比別的作家多了一份幸運。每次參加會議都有很多的收獲和感觸,會感覺到有一種力量推著你往前走。
聽方衛(wèi)平老師講的那個故事——《一只眼睛的貓》,馬上就想到我前兩年寫的一本書,叫做《浮橋邊的湯木》,有一些評論家看了以后就覺得我設計的那個男孩內心過不去坎兒不夠自然,我接受這個批評,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聽了方衛(wèi)平老師的故事后我就明白了,因為他講的那個故事里的特殊環(huán)境,還有以一個突發(fā)事件作為故事的契機,這樣的構思和我的故事特別像,我就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參照的范本。這樣的寫作除了《浮橋邊的湯木》,還有《戴面具的海》《森林里的小火車》,覺得這樣的寫作跟原來的很不一樣,雖然有很多的不足和遺憾,但是我不后悔做這樣的嘗試。走不一樣的路,你不知道這條路的前面是什么東西,是一片花海還是一道斷崖?路上會遇到什么樣的風景,但是我都會一直往前走。不試就不知道會遇到什么,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做。我覺得這是我們可以興致勃勃寫下去的最好的理由,否則的話,如果只是一篇一篇、一本一本、一年一年地重復自己,我覺得是一件無趣也無益的事情。我愿意挑戰(zhàn)自己,崇尚有難度的寫作。當然,不能以此成為原諒自己作品中缺陷和不足的理由,認為這是我之前沒寫過的,從而降低藝術的標桿。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兒童文學的潮流,從30年前的廬山會議到現(xiàn)在的井岡山會議,有很多文學的思想潮流,我覺得有一種潮流是永恒的,那就是面向經典的寫作姿態(tài),我覺得只有當這種潮流成為一個兒童文學的真正主流時,我們兒童文學才有希望迎來真正的繁榮,我愿意永遠地追隨這樣的潮流,直到追不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