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xiàn)代藝術語匯描述中國盛世
亮相G20峰會的陳家泠國畫《西湖景色》,展現(xiàn)的不僅是西湖風姿,更是———
用現(xiàn)代藝術語匯描述中國盛世
作者將在上海朵云軒推出特別藝術展,并與觀眾分享創(chuàng)作心得
上海畫家陳家泠為G20杭州峰會創(chuàng)作的《西湖景色》。
陳家泠為G20峰會“度身定做”的作品:《清荷》。
陳家泠在創(chuàng)作《西湖景色》。許根順攝
今年G20杭州峰會的歡迎晚宴是在杭州西子賓館汪莊舉行的。晚宴前,出席G20峰會的各國國家元首、國際組織領導人在汪莊9號樓西湖廳的中國畫作品 《西湖景色》 前分別合影留念。畫面上,遠山如浪、樓閣聳翠、湖光云影,仿佛坦誠相迎,溫馨入懷。
通過電視屏幕,這幅由海派大家陳家泠創(chuàng)作的國畫瞬間傳遍世界。陳家泠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西湖獨特的美麗風姿,更是以中外觀眾都能接受和理解的現(xiàn)代藝術語匯描述了動人的中國盛世傳奇。
除了 《西湖景色》,陳家泠還為G20峰會“度身定做”了其他3幅作品 《清荷》 《柳浪聞鶯》 《平湖秋月》?!蛾惣毅?印象G20》 特別藝術展將于10月1日在上海南京東路朵云軒推出,通過部分原作復制品、原作、寫生和圖片,讓觀眾了解 《西湖景色》《清荷》 《柳浪聞鶯》 《平湖秋月》 的創(chuàng)作過程,陳家泠還將與觀眾分享創(chuàng)作心得。
畫《西湖景色》既是偶然也屬必然
陳家泠為G20峰會創(chuàng)作 《西湖景色》,既是偶然也屬必然。陳家泠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他從小喜歡畫畫,自小在杭州上學,后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他曾無數(shù)次到西湖寫生,對西湖的山山水水爛熟于胸。
然而,歷朝歷代,描繪西湖的佳作數(shù)不勝數(shù);放眼當下畫壇,熟悉西湖的藝術家也是不勝枚舉。畫西湖要畫出新意,畫出時代感,畫出超出畫面的深遠意蘊,談何容易。陳家泠曾師從潘天壽、周昌谷,后又長期在陸儼少身邊學習,如論傳統(tǒng)功力,在同輩畫家中當屬佼佼者。他借鑒陸儼少畫山水的寫意筆法畫肖像,實現(xiàn)了“從工筆線條到寫意線條”的變革,顯現(xiàn)了非同尋常的對中國畫筆墨傳統(tǒng)的敬畏、傳承、體悟。但是,陳家泠之所以成為現(xiàn)在的新海派大家,離不開上海這座國際性大都市海納百川、包容開放的文化氣質(zhì)所給予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令他的藝術思維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
陳家泠1963年從浙江美術學院畢業(yè)后,一直工作、生活在上海。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他在上海這一國際化的前沿城市吐納世界藝術風云,笑看精彩紛呈的文化新氣象,大膽探索變革,成為新時期中國畫變革創(chuàng)新中獨樹一幟的代表性人物。他從人物畫轉向花鳥畫,由筆線轉向沒骨,最后甚至弱化、取消用筆,依靠水色流動、色墨滲透“走、守、漏、透”來完成創(chuàng)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目,開創(chuàng)與眾不同的“陳氏圖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放棄人物、山水畫創(chuàng)作,恰恰相反,不管什么題材,他都十分注意水墨創(chuàng)新和變革,賦予中國現(xiàn)代水墨畫以新的生命力。他的變革,不是簡單的技術的勝利,而是藝術理念和文化境界的成功。
2010年,陳家泠曾經(jīng)創(chuàng)作過組畫《西湖十景》,展出后轟動一時。這次有關部門請他畫《西湖景色》,這也是個重要原因。但是,陳家泠不愿意循舊路,他說:“西湖十景,之所以流芳千古,是因為每一個季節(jié)有每一個季節(jié)的美,每一個側面都有每一個側面的美,在人們的記憶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我希望我的這幅作品有新突破,能夠尋找到一個更富于象征意味的西湖畫面,傳遞出當今盛世的新氣象。”
《西湖景色》面世后,不少評論家認為這幅作品所描繪的西湖遠山很有特色。陳家泠則表示,其實山的表現(xiàn)方式借鑒的是宋代米家山水那種大混點,當然,米家法是水墨的,他是用色彩的—————重重疊疊加上去,不僅有透明感,且有一種豐富感、層次感,繪出了西子湖畔郁郁蔥蔥的山川秀麗,又緊扣“峰會”的“峰”字,引人入勝、令人叫絕。
不同時代的荷花圖深藏不同意味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陳家泠為這次G20峰會還特別繪制了一幅《清荷》。荷花可以說是陳家泠最擅長的創(chuàng)作題材,他的“荷花系列”曾經(jīng)給中國畫壇吹來一股清新之風。然而,陳家泠是個對生活有深入思考的藝術家,他不同時代繪制的不同風貌的荷花,有著不同的象征意味。
上世紀80年代初,陳家泠以《開放的荷花》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獲得佳作獎。這幅荷花圖以舒展的荷花形象,
將改革開放伊始人們身心解放的喜悅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1986年,美國藝術史研究專家瓊·柯恩編輯出版英文版《新中國繪畫》,書的封面不收名頭如雷貫耳的藝術大家的作品,居然收錄了當時名不見經(jīng)傳的“畫壇小卒”陳家泠的一幅題為《霞光》的荷花圖。而據(jù)陳家泠回憶說,瓊·柯恩看中這幅畫,可能是看出了畫中所寄予的“中國青年一代如霞光般燦爛”的寓意。這本《新中國繪畫》影響十分大,至今美英的不少圖書館和博物館都還有收藏。之后,陳家泠還創(chuàng)作了一幅《荷花》,參加全國美展,獲得銀獎?!爱敃r,我對社會上某些腐敗行為十分反感,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這幅作品,特別強調(diào)展現(xiàn)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
陳家泠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荷花的諧音是“和”。和,有和平、和睦、和諧、和善、和美、以和為貴等吉祥之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古人亦用荷花來表達美好的象征寓意,中國人也推崇“荷”的文化,以“和”為貴。因此,他此次創(chuàng)作的《清荷》,喜氣盈盈,與G20峰會會議建筑窗外的荷葉呼應成趣,給各國的來賓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