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選擇終身學習之路
約訪張瑜,張瑜一開始非常認真地推辭,“我這些年沒有為觀眾奉獻新作品新角色,就像無功不受祿一樣,作為一名演員,沒有新作品,有什么資格接受采訪呢?”在咖啡廳的見面,張瑜早早到了,人正多,張瑜靜靜坐在角落一隅,看著外面川流不息的人群,猜想著人們的經(jīng)歷和故事。一個完全褪去了明星光環(huán)的人,以一種平淡如水的心境進入到平淡真切的生活流里,安靜、謙遜、思索、反省的張瑜說,這都是自己默默做的功課?!拔覀兛梢曰ネㄐ迈r的信息,光是采訪我覺得有壓力。”張瑜愿把自己植根在普通的生活中,“向生活學習,越發(fā)覺出自己的渺小,多少功名利祿都是一場虛幻,唯有真正的生活,自己的心靈是抓得住的?!睆堣ぐl(fā)出這樣的感嘆。現(xiàn)在的張瑜,每天健身練字打坐看書,早睡早起,保持著一種規(guī)律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
20世紀80年代中國最紅的演員
張瑜是和劉曉慶、潘虹、叢珊等一同在20世紀80年代家喻戶曉的女演員。尤其是張瑜,1981年憑借《廬山戀》和《巴山夜雨》同時拿下第一屆金雞獎和第四屆百花獎,成為“雙料影后”,成為當時最紅的女演員。那時候的評獎是真正觀眾說了算啊,80年代,到了評獎季,想要參與評獎的觀眾都要從一本《大眾電影》的雜志上,剪下投票的頁面,寫上地址塞進信封,再去郵局寄出去。那會兒投票可比現(xiàn)在真誠多了,所以,那時一個演員得獎,那真是觀眾的“真金白銀”,觀眾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是觀眾評出自己真正喜歡的明星。
張瑜回憶,1980年拍攝了《廬山戀》和《巴山夜雨》之后,每天都能收到一大堆觀眾寫來的信件。最開始是一天幾封,到后來就拆不過來了,因為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一屋子來信……有一回張瑜和友人騎著自行車在上海遛街,結果被影迷認出來了,只聽有人高喊一聲“張瑜”,就有一群人騎車跟在后面追。還有一次,張瑜戴著大口罩去買小籠包,等師傅一掀開籠屜蓋子,一股蒸氣迎面撲來,張瑜只好摘下口罩,這下可好,旁邊的顧客瞅了她一眼大叫“哎呀是張瑜”,于是圍觀的影迷從四面八方瞬間聚攏過來,“南京路都堵死了,那可是上海的主干道啊,最后還得交警出動幫忙疏通?!睆堣ふf,那個年代,演員不需要炒作,演戲也沒有潛規(guī)則,就是憑作品說話,你的表演觀眾喜歡,你就是真正的明星,當時明星和錢也沒有關聯(lián),你就是一個演員,觀眾喜歡你。
現(xiàn)在的張瑜,已經(jīng)身兼數(shù)職,是制片人、導演和演員,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完成了從一個單純的演員到多重角色的轉換。而對演員這一職業(yè),張瑜特別感恩,她說,演員這個職業(yè)把我?guī)氲揭粋€特殊的領域,帶給我的功名利祿最多,給我的心靈感受最多,我感恩這個職業(yè),作為一個老演員,我向今天這個職業(yè)的所有演員們致敬。
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時至今日,在張瑜身上看不到任何浮華之氣。作為當年全中國最漂亮的女演員之一,張瑜正以沉靜的心態(tài)迎接自己老年生活的到來。不急躁,不追隨,不化妝,不整容,不怕老,甚至外表普通到完全不像演員,以沉靜以寬容以心里的底蘊迎接著屬于自己的每一天。
有人說張瑜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張瑜回答說,從來沒有認為那個時代是屬于自己的,誰的時代都會過去,紅和不紅是觀眾給予的?!拔以谧罴t的時候選擇了出國深造,就是要給自己未來的人生充電,我沒有把紅不紅放在我的頭腦里,我在意的是不斷地學習,沒有學習,就不會進步,現(xiàn)在我不演戲了,但是讀書學習是我每天的功課。”
張瑜頂“紅”出國,在別人看來可能得不償失。但是張瑜覺得去美國學習,然后回國、做制片人、當導演、開公司,只有學習到位,才能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是非常值得的。事實上,張瑜回國以后,成績噴薄而出,她以制片人和主演的身份先后推出了《太陽火》、《煙雨紅塵》、《危險游戲》、《陸小鳳》、《鳳舞九天》、《天命因緣》、《風云世家》、《奇緣背后》、《誠信無價》、《魯迅》、《廬山戀》續(xù)集等影視作品,成為一個身兼數(shù)職的高產演員,又一次以“紅”的全新姿態(tài)進入到觀眾的視野。
張瑜這樣回顧自己的人生:“從一開始從事這一行,這是一個沒有想到的過程。我正當紅的時候,又選擇了出國,聽從心靈的召喚,為自己增加學習的動力,我能在一片反對聲中堅持下來,這也是沒有想到的。我又回國做制片人做導演,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過程。能走到今天,如果我沒有美國的學習過程,我很難會有這么高的飛躍?!眴枏堣な欠窈蠡谧约旱倪x擇,張瑜回答:“如果我當年不去美國深造,而一直在上影廠當演員,我也會認真演戲,當一個受觀眾歡迎的好演員。我天性喜歡不斷變化的人生,我不會僅僅滿足于塑造同一類角色,但我最終還是要選擇學習,我們那個年代,學習上的缺失是最大的遺憾,為了彌補學習上的不足,我放棄所謂紅與不紅的得失,選擇終身學習之路。”
“張瑜頭”的傳說
《廬山戀》曾經(jīng)掀起一陣上山尋張瑜的風潮,著名的廬山成為年輕人表達愛情的圣山。廬山為此專門建了一個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廬山戀》。張瑜回國以后,“廬山”情未了,當她再次登頂廬山,看到山上的《廬山戀》電影院,感動得滿眼熱淚,電影《廬山戀》續(xù)集開始在張瑜的腦中徘徊,再一次圓夢《廬山戀》,張瑜親自執(zhí)導,當《廬山戀》續(xù)集在廬山電影院舉行首映式時,張瑜的影迷們激動得抱在一起,《廬山戀》的意義已經(jīng)不只是一部電影,還代表著那個時代那代人的情感世界。
另一部值得張瑜驕傲一輩子的就是她主演的電影《小街》,這是當年非常經(jīng)典的一部電影,《小街》中,張瑜剪了一頭男生一樣的短發(fā),后來這部電影和《廬山戀》一樣,獲得全國“一片紅”,張瑜笑說,我那個男孩子一樣短的發(fā)型也跟著大熱,甚至改變了人們的傳統(tǒng)審美,就像街上流行紅裙子一樣,我的男孩子式的短發(fā)成為當年的一大流行。很多姑娘進了理發(fā)店,都指著她的照片說要這個“張瑜頭”?!皬堣ゎ^”的傳說,就這樣流行開來。
現(xiàn)在電影多了,演員也多了,再紅的電影也趕不上當年的《廬山戀》和《小街》了,再也不會因為一部電影帶動出一個傳說,一款發(fā)型改變了人的傳統(tǒng)審美。張瑜說,這是一個演員的幸運,也是我個人的幸運。
張瑜回想20世紀80年代,沒人拜金,因為大家都沒錢。那時候演員不需要炒作,不需要為了“紅”到處販賣感情,不需要為了炒作自己“指鹿為馬”說謊,女演員都沒有整容的概念,演戲也不需要有什么潛規(guī)則,趕上那么單純的環(huán)境對演員來說是一生最大的幸運?!耙婚T心思放在戲上,放在自己的角色上,是自己唯一的想法。”
國內片酬太遷就演員了
演藝圈行業(yè)里稱為黃金圈,演員是高收入的職業(yè)。張瑜說,我不反對演員拿高酬勞,因為他們的付出能值回票價。但是有些人的片酬已經(jīng)超過正常比例了,一個有市場的名演員都能夠侵占制作費用的比例,就太不合理了。由于演員的高酬勞,不得不壓縮作品的制作費,影響影視作品的質量,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而且有些演員根本不值這個錢。
“美國的電影制作中有非常嚴格的上限下限,導演、主演、攝影、制片等重頭的職位能夠拿走制作費的多少比例,是有規(guī)定的。國內沒有這樣的規(guī)則,在酬金上,國內太遷就演員了,有的演員拿走制作資金的一半,剩下用來真正拍攝的費用就少得可憐,呈現(xiàn)在銀幕上的作品也就自然是粗制濫造了,如果演員都把眼睛放在錢上,我相信這樣的演員不是一個好演員,即使能紅極一時,也是枉費虛名,成不了一名真正的藝術家,藝術家要有能為藝術獻身的精神,豈能一味追求區(qū)區(qū)片酬?!?/p>
張瑜告誡年輕演員,好好演戲,珍惜自己的大好時光,不要把錢看得太重了,要在生活中沉靜下來,有了生活的感悟才能演好戲,做一個真正有競爭實力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