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精深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又到全國科普日。
從2004年到2016年,全國科普日與公眾的“約會”沒有中斷,且感情日深。為什么要科普?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需要回答。歷史長河中,多少人窮其一生,可能才為世界留下了一句科學結論、一行計算公式,甚至是未完成的邏輯推演。人類的文明如沖積平原,一代人的智慧沖過來,又一代人的知識蓋上去。通過科普,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從一無所知前往眾所周知。所以,我們離不開科普。
眼下,科普工作有了新的環(huán)境,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想要繼續(xù)深化,依靠的不僅是不斷涌現的科學創(chuàng)新成果,還有生動的形態(tài)和便捷的途徑。借此,我們才能在“賽先生”的陪伴下行以致遠。
精深的科學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從《十萬個為什么》里經典的問答式行文到《七堂極簡物理課》中哲理與詩性的語言,從有聲科學讀物到電視節(jié)目《加油向未來》中的科學實驗……成功的科普是多方合作的結果和共同受益的過程,翻譯家對語言的理解、媒體對科學的宣傳,都在塑造著科普的形態(tài),也通過傳播豐富著科普的內涵。
新媒體時代,科普的形態(tài)也在出新:科學網、果殼網等網站的崛起,微博、微信引領下的“微科普”……面對網絡這塊新陣地,科普不僅要解困惑、求真知,更要做科學傳播的“一汪清泉”。網絡上打著科學旗號的標題黨文章泛濫之時,正是公眾對科學的極度渴望、呼喚權威專業(yè)的聲音出現之刻。
權威的科學之聲,不僅來源于傳播知識的揚聲器,也來自科學爭鳴的輿論場。從上世紀愛因斯坦與玻爾關于量子力學的科學之辯,再到今天關于“中國是否應該建超大對撞機”問題的理性之爭,健康的爭鳴使科學面目更清晰,公眾見證著真理如何越辯越明,也在互動中真切感受科學精神。
從這個層面上講,科普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更在傳播一種能力——理性的思維、批判性的思考、永恒的好奇之心和探索精神。好的科普能賦予我們兩種視線:一種是向外的投射,投向周遭環(huán)境、關注萬物生靈、眺望曳曳星空,給予我們觀察世界、看待事物全新的多維視角。一種是向內的審視,“科學的極致是哲學”,我們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來更深刻地觀照自身。
“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以科學為鏡,我們不斷擦亮認知的雙眸,觀照著自身與世界的面貌。借科普之力,我們思考科學與人性的平衡與邊界,最終形成求真唯實的科學世界觀,讓我們既有反躬自省的勇氣,也有行遠自邇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