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的南宮情結(jié)
農(nóng)歷五月,冀南平原一片金黃,小麥豐收在望。小城南宮披紅掛彩,喜氣洋洋,天下尚派傳人齊集大師故鄉(xiāng),與全市五十萬人共慶一個盛大節(jié)日。大街小巷,抬頭都能看見一個大寫的尚字,連幼兒園的孩子都認識。尚字已經(jīng)成為南宮文化的象征:崇尚藝術(shù),以演唱京劇為時尚,學習大師高尚的品格。
六十四年前的夏天,縣工商聯(lián)和人民戲院的代表,手持政府公函,帶著奚嘯伯、楊榮環(huán)的親筆信,找到正在石家莊演出的尚劇團,誠邀先生回故鄉(xiāng)演出。秘書面帶難色,大師藝術(shù)如日中天,全年臺口都已排滿。先生聽說,親自出面接見,還叫了一桌酒席,懇切地說:“我是南宮人,多年沒回去了,正打算回家看看,感謝你們給我一個探親的機會?!贝饝?yīng)得很爽快,其實背后做了不少難,辭了太原的合同,也賠了一些錢。
當時交通不便,乘火車到衡水,再往前都是土路,坐敞篷卡車,一路暴土揚塵。大家興致勃勃,在車輪顛簸的節(jié)奏中,唱一出“喜榮歸”。一城四關(guān),干部群眾,夾道歡迎。先生老遠就跳下車來,眼含熱淚,連聲問好,步行兩三里到住處。先生夫婦住工商聯(lián)西屋,秘書勤雜住南屋,其余人等在大車店。先生出身貧微,父輩走出南宮,流落北京當勤雜,在京城大腕中最沒架子,何況這次是回故鄉(xiāng)。
小城條件有限,用北街良棉廠的電動機發(fā)電,前臺兩個汽燈,后臺幾盞油燈,上面是席棚,下邊是長凳,不對號。老人們記憶猶新,當笑話說。戲院一千四百個座位,場場都容納三千人以上。票不分等,分坐票、擠票、掛票、扒票。五個座位的長凳擠七八個人,叫擠票。兩廂窗臺上站滿人,叫掛票。擋在人后,扒肩膀頭,不時求人閃個空看兩眼,叫扒票。說到票價,當時還是冀南票,在別處一萬二到兩萬四千元(一九五三年一萬元冀南票兌一元人民幣),到南宮只要五千元,周末憑工會會員證減半。平時老板和演職員對半分賬,票價降低,先生的份子分文不取,收入全部分給大家,實際上是義務(wù)演出。每場還要自掏腰包,買三十張戲票,贈送給尚家莊父老鄉(xiāng)親。
南宮人愛京劇,因為走京下衛(wèi)的生意人多,把這雅俗共賞的藝術(shù)帶回來。七七事變前,馬德奎、馬又良父子坐鎮(zhèn)南宮,影響很大??箲?zhàn)以后,南宮是冀南行署駐地。當時的冀南,包括石家莊、德州、邢臺、邯鄲、聊城、安陽大部分地區(qū),直到黃河邊上,范圍就是解放初的平原省。冀南行署有個民主建設(shè)京劇團,主演李和曾,也是京劇的一個高潮。如今盛況空前,尚小云是四大名旦,京劇的最高峰,本地人為之驕傲,周邊各縣群眾趕集上廟一樣涌來,流傳一句話:砸了鍋,賣了盆,也要看看尚小云。威縣一位老農(nóng)民,帶著干糧跑幾十里路來看戲,排了兩天隊沒買上票,不死心,闖到工商聯(lián)口,說什么也要看尚小云一眼才回去。先生深受感動,送給他一張票,老人千恩萬謝,逢人便講。先生熱戀故鄉(xiāng),抽空就去街上轉(zhuǎn)悠,還到城外“一人村”看望了一個孤寡老人,放下幾塊錢。市場街有家餃子館,吃過兩頓飯,味道不錯。掌柜的張文范備下一張紅紙,讓先生留下墨寶。先生順便用左手寫了“古道熱腸”,挺秀蒼勁,頗見功力。張掌柜制成一塊匾,掛在門口。過往人看見,稱贊正是尚小云先生自己的寫照。
劇團原定演出七天,應(yīng)各方人士請求,加演兩天,共九天。這九天,南宮天天過年,好戲連臺。尚劇團陣容豪華,除尚小云外,其弟尚富霞工小生,女婿任志秋工青衣花旦,還有武生趙和春、老生方英培、刀馬旦田榮芬,都是當紅演員。幼子長榮年方十二,嶄露頭角。主要劇目有《漢明妃》、《磨房產(chǎn)子》、《墨黛》、《乾坤福壽鏡》、《霍小玉》、《桑園會》、《梁紅玉》、《打漁殺家》、《虎哺兒》、《峨眉酒家》、《十三妹》、《打焦贊》等。先生年過半百,天天登場,場場盡力,不讓觀眾失望。
南宮戲迷算是開眼了,身在窮鄉(xiāng)僻壤,而能看到京劇頂尖藝術(shù)。尚小云比傳說的還要神奇,扮相俊美,嗓音寬亮,鐵嗓鋼喉,能輕易地把唱腔送到最后一排。哪像如今的演員,離開擴音器就啞巴了。《乾坤福壽鏡》是唱功戲,高亢峻峭,酣暢淋漓,行云流水又錯落有致。正宗青衣,又文武昆亂不擋,精通旦角各個行當?!稘h明妃》文戲武唱,載歌載舞,聲情并茂,形神兼?zhèn)?,曲子、翎子、鞭子、斗篷,表演手段層出不窮,把一對佳人烈馬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梁紅玉》更是武功見長,舉手投足,威風矯健。開打時旗不亂,靠不翻,翎不倒,掏翎挫腰,騎馬亮相,紋絲不動,一身武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就是《桑園會》、《打漁殺家》等一般折子戲,也都是一板一眼,滿宮滿調(diào),一招一式,一絲不茍。還有個插曲,演《磨房產(chǎn)子》時,監(jiān)場疏忽了,把磨子放反了方向。先生不慌不忙,反向推之,不露痕跡??墒窍聢鲋蟠鬄榘l(fā)火,把手里的茶壺都摔碎了。
最后一個晚場,帷幕落下,觀眾不肯離去,歡呼掌聲經(jīng)久不息。先生謝幕多次,幾千名觀眾約好了似的,巋然不動。先生帶妝唱了一段,又唱了一段,激動地說:“感謝鄉(xiāng)親們、觀眾們對我盛情招待和歡迎。其實敝人也沒有什么高超的藝術(shù)造詣,徒有虛名而已。承蒙各界關(guān)照,順利地完成了這次演出任務(wù)。來日方長,后會有期?!北笆?,連連鞠躬,緩緩?fù)说胶笈_,給南宮人民留下一個狂歡之夜、不眠之夜。
先生走后四處奔忙,無暇再回南宮。鄉(xiāng)親們理解,尚小云是屬于全國的,他的胸懷像我們的平原一樣寬廣。他熱愛京劇而不固守京城,推廣京劇,志在四方。一九五九年響應(yīng)號召,全團移師西安,扎根西北。長子長春去了佳木斯,次子長麟去了濟南,三子長榮去了上海。他歷時十二年,傾家蕩產(chǎn)創(chuàng)辦的榮春社,兩科五百九十名學員,一生收徒二百一十六名,遍布全國各地。得意弟子耿榮先、崔榮英來到邢臺地區(qū)劇團,南宮籍的郭榮相、郭榮江、郭和永三兄弟返回故鄉(xiāng),創(chuàng)建縣、村京劇團,播下眾多京劇種子。如今南宮有京劇協(xié)會、京劇社、京劇研習社等票房十幾家,涌現(xiàn)了一批京劇人才。齊玉柱、陳淑敏等被專業(yè)劇團選走,楊金祥、何桂林連續(xù)在全國電視票友大賽獲金獎,高冬珍、肖為民被評為邢臺市十大京劇名票。
后會有期,故鄉(xiāng)人民懷念大師,布置了尚小云紀念館,籌建尚小云大劇院,成立了尚小云藝術(shù)研究院,印制、拍攝了畫冊和電視藝術(shù)片,連續(xù)三年舉辦尚派名家演唱會。游子更思念故鄉(xiāng),尚長榮二○○三年參加了南宮棉花大會,去年又回來參加演唱會,為尚小云紀念館題詞“文化南宮”,書風與乃父六十四年前的“古道熱腸”一脈相承。
二○一六年紀念尚小云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六周年全國尚派名家演唱會,人才濟濟,有親傳弟子王紫苓、周百穗,再傳弟子李莉、張艷玲、鞠小蘇、周利,四代傳人金夢、高秋云、張蟬玉、周美慧、查斯娜、李兵。尚小云長孫女尚慧敏、尚先生琴師王君笙、荀慧生之子荀令言也來獻藝助陣。大家演的都是尚派傳統(tǒng)劇目,剛健婀娜的唱腔,各有千秋,異彩紛呈,高潮迭起。南宮觀眾感覺像是六十四年前一樣,大師又回來了,眼前一個個是先生熟悉的形象,耳邊一個個是先生熟悉的聲音。不同的是戲棚換成了大劇場,場面更紅火了,氣氛更熱烈了。六十四年前一個尚劇團,今天是一路尚家軍。眾多的藝術(shù)家來認祖歸宗,認同南宮是他們藝術(shù)生命共同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