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曲藝的深度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觀察
中國曲協(xié)主席姜昆、呼和浩特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蘭毅與臺格斗村村民在一起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創(chuàng)作工作座談會現場
口技演員冀勇與觀眾互動
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萊帕爾》
壯族蜂鼓說唱《搶嗬》
哈薩克族冬不拉彈唱《我心愛的黑眼睛》
朝鮮族盤索里《春香傳·愛之歌》
布朗彈唱《布朗情深》
布依八音坐唱《小小日記》
蒙古族岱日查《酒戒》
黎族說唱《趕鳥歌》
瑤族鈴鼓說唱《瑤山教育好兒郎》
回族弦鼓說唱《選舉》
蒙古族好來寶、壯族迎客調、布朗彈唱、藏族扎年彈唱、白族大本曲、回族弦鼓說唱、壯族末倫、蒙古族陶力、苗鼓說唱、朝鮮族盤索里、布依八音坐唱、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這些來自不同民族和地區(qū)的曲藝種類,是歷史文化的碰撞與交流、是得天獨厚的地域文明鍛造了它們的色彩和性格,并最終使它們成型,它們受本民族歷史浸染至深,以至于是各具濃郁獨特風味的奇葩,卻無不印證著中華民族曲藝的悠久、廣博與燦爛。7月9日至11日,由中國文聯(lián)、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曲協(xié)、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呼和浩特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提供了集中展示各地區(qū)優(yōu)秀傳統(tǒng)曲藝的機會,憑著深厚的底蘊,少數民族曲藝工作者們?yōu)楹艉秃铺厥械挠^眾建起了視聽與心靈溝通的橋梁,活動通過三場優(yōu)秀節(jié)目展演、兩場基層“送歡笑”惠民演出和一場少數民族曲藝創(chuàng)作主題座談會,集中展現了廣大少數民族曲藝工作者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所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
本屆展演的33個節(jié)目,是經過各地曲協(xié)、劇協(xié)、民委、民族宗教局精心推薦后,由組委會最終確定的優(yōu)秀節(jié)目。來自17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20多個少數民族,共360多名演員參加了展演。參演隊伍既有專業(yè)院團,也有來自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民間曲藝工作者。既有經典的傳統(tǒng)優(yōu)秀作品,也有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的現實題材作品,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當前少數民族曲藝發(fā)展的狀況。
展演:傳統(tǒng)與現實并舉,充分發(fā)揮曲藝功能
本屆展演與往屆相比,整體規(guī)模和節(jié)目的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尤其是來自文藝發(fā)展相對薄弱的邊遠地區(qū)的曲藝隊伍,表演水平也達到了一定高度。我國少數民族曲種共有200多個,此次參演有22個,表現形式差異很大,發(fā)揮了各民族曲藝的優(yōu)長。中國曲協(xié)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曲華江表示,水平的提高體現在各地參展節(jié)目的地域特點更加鮮明,民族特色更加濃厚。本屆展演一大亮點是創(chuàng)作者對于少數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自覺地發(fā)揚光大,展演節(jié)目蘊含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理念和理想。來自基層的少數民族文藝工作者能夠擔負起不斷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時代責任,是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本屆展演專家評委之一、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柯琳認為,少數民族曲藝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如何處理文化傳承關系的問題,創(chuàng)作和表演不單是技術而是考驗對文化的理解,在這個意義上,少數民族曲藝創(chuàng)作應以本土為主,借鑒為輔。
本屆展演的作品對于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挖掘,曲藝形式的重新組合和運用也是一種對傳統(tǒng)的再創(chuàng)作。據記者觀察,本屆展演中傳統(tǒng)曲藝具有以下五類特色。一是發(fā)掘新的曲藝種類,黎族說唱《趕鳥歌》 、畬族紹鵲茍《最美畬鄉(xiāng)金鳳凰》兩部作品都是第一次在全國性的展演上亮相,它們也都是在地方曲協(xié)和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發(fā)掘整理后新增加的曲種。 《最美畬鄉(xiāng)金鳳凰》的詞曲作者兼主演雷志華說:“紹鵲茍是漢語小說歌的發(fā)音,小說歌是一些有知識的人將畬族民歌故事整理成小說來進行說唱,我們這次的作品是將瀕危的畬族的文學還原為畬族的曲藝。 ”鳳凰是畬族人的吉祥鳥,節(jié)目把傳說如何演變成畬族人的習俗講給大家聽:畬族姑娘的婚禮服裝為什么叫鳳凰裝,為什么要寫上“鳳凰到此” ……因此紹鵲茍藝術的教育功能可以使歷史文化很好地傳承。紹鵲茍被重新發(fā)掘出來以后,雷志華說會用它給年輕人講現實故事,但首先想讓本民族的老人們滿意,因為那是他們最喜歡的形式。節(jié)目用曲藝的形式構造了保存民族語言、文學、服裝、樂器、習俗、觀念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完整的載體,使之得到活態(tài)的流傳。 《趕鳥歌》也有類似的情況,它的詞曲作者兼主演邢日清告訴記者:“黎族語言沒有文字只有音,通過口口相傳而得以保存。這次我和我的一位搭檔都帶上兒子共同表演,希望用《趕鳥歌》里動聽的說和唱,教他們體會黎族與大自然里生靈的關系,將傳統(tǒng)代代相傳。 ”第二類是使傳統(tǒng)曲藝形式和新的表現題材通過舞臺編排有機結合起來,如蒙古族岱日查《酒戒》 、壯族末倫《堵寨門》 、壯族迎客調說唱《夢想七彩光》和壯族蜂鼓說唱《搶嗬》就為原本在特殊場合形成的說唱形式找到了新的合適的表現題材,最終的作品通過民族特色強烈的曲調說唱和器樂演奏仍不斷抒發(fā)著古老而獨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理念。據《搶嗬》導演邱炳盛介紹,蜂鼓說唱始自明代,是壯族人民在豐收節(jié)百家宴上敬酒時流行的一種說唱曲調,可是表達形式和敘述都較為單一,此次為舞臺呈現加入了舞蹈和戲劇的場面,更為重要的是用敬酒的曲調表演當地生態(tài)旅游熱情待客的故事,他認為是非常合適的。 《堵寨門》的編劇石維佳和導演李偉群表示,壯族末倫清代時脫胎自民間祭祀女祭師的巫調,如今在寫作中嚴格講究腰腳韻,加入了馬骨胡、葫蘆胡、小三弦、揚琴等器樂的伴奏樂隊,風格爽朗,親切樸素,富有感染力。 《堵寨門》描寫的是姑娘們?yōu)殡y秀才哥不讓進寨門,秀才哥帶來的對山鄉(xiāng)全新的建設規(guī)劃打動了姑娘們,作品洋溢濃濃的壯鄉(xiāng)情。第三類是傳統(tǒng)曲藝與小品結合獲得新穎獨特的藝術效果,在回族弦鼓說唱《選舉》 、藏族喇嘛瑪尼《好門巴》中,傳統(tǒng)曲藝有獨特的講故事手段和風味,具有跳進跳出、轉場換幕、情感升華等作用。 《選舉》導演白永蔚表示,節(jié)目的形式雖然是創(chuàng)新的,但曲調是根據回族宴席曲演變過來的?!哆x舉》中負責彈三弦和敲板鼓的兩位演員是說書人同時扮演父母二人,節(jié)目中父母和兒女討論選舉,弦鼓彈唱具有酣暢高亢且活潑的藝術效果,同時兼具音樂性,與小品的戲劇沖突迥異。喇嘛瑪尼起源于宗教,演唱時把繪有故事的唐卡張掛出來,用細木棍指點講述,早期是用這種形式把佛經故事唱講出來。中國曲協(xié)副主席、山西省曲協(xié)主席馬小平很喜歡《好門巴》這個作品,他說:“ 《好門巴》的形式比較新穎,類似于多幕的說唱小品,一位藏族聚居區(qū)的醫(yī)生扎根基層得到了老百姓的關切和認可,它運用的人和事很真實,看得出是來源于生活的作品,有血有肉。其中還穿插著喇嘛瑪尼,最早我們管這種形式叫折嘎,新的形式和新的內容增進了民族情感的凝聚力。 ”第四類是傳統(tǒng)曲藝中增加民族舞蹈動作、民族服裝和舞臺美術,使節(jié)目更具有情緒的感染力和藝術的表現力。如蒙古族傳統(tǒng)的好來寶通過舞臺化改編成群口好來寶的《大地之印》 《和平之贊》 《火山草原察哈爾人》 ,群口好來寶的節(jié)目數量為展演曲種之最。蒙古族傳統(tǒng)好來寶是民間藝人用一把四胡或馬頭琴用聯(lián)韻敘說故事,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如今改編為多人好來寶,演員的表現力、音樂有所改變,再加入舞蹈,多樣化地去呈現好來寶,演出效果震撼,更能抓住劇場內的觀眾,但是導演孟克其其格一再強調,好來寶最基本的曲調模式是不能撼動的。包括扎年彈唱《遠嫁》 ,用來自西藏民間的少許洛諧、堆諧、果諧等舞步點綴,配以相襯應的音樂節(jié)奏,就為這個曲種增加了氣氛色彩。然而藝術與生活并無界限, 《遠嫁》的服裝直接采用地道的生活品,女演員的帽子是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農區(qū)姑娘們的穿戴,只是色彩和料子稍作改變。所以在展演中越是表現當地民族生活的,相互間的體會就會越深入。拉薩市歌舞團黨組書記洛桑扎西說:“通過交流的平臺能使人才脫穎而出,更好地為民族文化和老百姓服務。 ”第五類是原汁原味的呈現,如蒙古族陶力《格斯爾》 、哈薩克族冬不拉彈唱《我心愛的黑眼睛》 、朝鮮族盤索里《春香歌·愛之歌》 、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萊帕爾》均是用兩人配合的經典形式,這類節(jié)目不以效果取勝,專以情動人,那么就很考驗唱、跳和彈奏的功夫。喜愛這一類節(jié)目的觀眾也很多, 《春香歌·愛之歌》的表演者就得到了此次展演的專家評委之一、內蒙古大學教授李樹榕的高度評價。
本屆展演的民族曲藝工作者尊重歷史尊重傳統(tǒng),民族曲藝還能夠承容為時代發(fā)聲的廣泛題材,靈活度很高,同樣體現出民族曲藝的深厚底蘊。來自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藝工作者自覺地將基層老百姓的需要與國家當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現實題材的原創(chuàng)作品占展演節(jié)目的60 %以上,幾乎所有現實題材作品都將著眼點放在了社會經濟改革帶來的民生變化上,題材涉及扎根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食品安全、精準扶貧、留守兒童、新農村建設、富民政策、“十個全覆蓋” 、民主選舉、大學生村官等,同時包含敬老愛親、勤勞致富、愛護自然等傳統(tǒng)美德。中國曲協(xié)副主席、寧夏曲雜協(xié)名譽主席郭剛認為,現實題材的作品發(fā)揮了曲藝“輕騎短刃”的特點,面對現實反應快速,和黨中央的政策能緊密地結合,從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這些現實題材作品大都包含小品形式,有矛盾沖突的故事也有特色鮮明的人物,一些節(jié)目的表演過程中,背景LED屏幕上變換著山鄉(xiāng)美景、現代化設施以及農村生活的照片?,幾邂徆恼f唱《瑤山教育好兒郎》的作詞和主演藍文藝表示,曲藝“跳進跳出”的功能有利于靈活變換不同的角色,它的說和唱轉換很快,從而能夠將很大篇幅的事件壓縮為十多分鐘的節(jié)目。他在對比多種曲藝形式后,最終選擇了表達手段豐富多樣,包含唱、念白、快板、表演的都安瑤族鈴鼓說唱。藍文藝認為,曲藝是最適合主旋律題材的表現形式。單弦《夏夜景》主演陳麗華說:“單弦原本是滿族人民自娛自樂的傳統(tǒng)曲種, 《夏夜景》講述了天津市政府改造墻子河舊河造福人民的故事,應該說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的平臺對于在傳統(tǒng)曲目之外的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是有積極推動作用的。 ”
此次參加展演的創(chuàng)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深入實地采風搜集最鮮活的素材。藍文藝表示,同是瑤族人,他與感動中國人物莫振高生前的接觸加上莫振高去世后他的學生對他的思念和懷念,這兩種來源接觸到的信息讓他非常感動,所以在編劇上就分成了這兩大部分。據《 “十個全覆蓋”就是好》編劇白音朝克圖介紹,小品從六個老人的視角去看周圍的新生活和新環(huán)境,把老百姓身邊的真事搬上舞臺,每個人物也都是真實的,像小品里的楊木匠,實實在在就是他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東八號鄉(xiāng)采風時碰到的農民,楊木匠演的和歌頌的也是東八號鄉(xiāng)的事情。小品用一些普通話和當地方言表演,但是卻用特別滑稽的音調和語氣,任何一個觀眾都能聽得懂,非常幽默。少數民族曲藝用少數民族語言說唱,用當地流行的曲藝形式表現,使主旋律作品與當地人們的生活更加貼近,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少數民族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宣講效果。
主題座談:曲藝的根本是敘事,應凸顯情與趣
在7月11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創(chuàng)作工作座談會上,觀看了三場展演的專家們對于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家們一致認為,曲藝作品首先得有故事,故事首先要吸引人,要以小見大,曲藝創(chuàng)作者對內容的把握是第一位的。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柯琳給出了她對少數民族曲藝的定義:形成并流傳于少數民族地區(qū),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雜藝表演為一體,以說唱的方式敘述民族歷史、神話傳說、民間故事、逸聞趣事、現實生活中的故事及人生哲理、祈福福祉等的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她認為,正因為曲藝講述的這些內容,曲藝以敘事為主,抒情為輔,在這個意義上,歌舞不能喧賓奪主。馬小平表示,對于曲藝在舞臺上呈現注重視覺效果的現象,是指導者混淆了概念,他提醒曲藝創(chuàng)作者應該謹慎運用不屬于曲藝范疇的藝術手段,比如對舞蹈的運用,比如曲藝的演唱和聲樂是有區(qū)別的。郭剛認為,優(yōu)秀的曲藝作品要寫人和典型性的故事,還要有情和有趣,只有這樣才能在設計矛盾沖突的基礎上對人物的挖掘更為深入,更加貼近人民。內蒙古大學李樹榕教授也認為,作品要有情感和情趣,情應該從關涉人物的命運懸念中來。她指出,編創(chuàng)者與其信手拈來一個已經眾人皆知的道德模范故事,不如深入到生活中自己去挖掘去發(fā)現新的素材,藝術因為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才能夠讓人喜歡,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有思想境界的引領就更好了。對于主旋律題材的節(jié)目,馬小平認為,從宣傳品提升為藝術品首先要明確曲藝就是講故事,而講故事要引人入勝,手段要多樣,讓人感覺有趣,切忌過于直白。即使各種形式連接編排得很精細而沒有用故事穿插起來,觀眾就會有單一的感覺。大同數來寶創(chuàng)始人柴京云認為,作品不要貼標簽、局限在某個命題上,如果只是為了讓少部分人滿意作品是寫不深入的。曲藝的教化功能不是說教。如果不貼近生活創(chuàng)作者就沒有感受,就缺乏了感情。曲藝來自于民間,平民應該是創(chuàng)作者渴望的大多數,只要聚焦百姓的故事,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都可以用曲藝有趣生動的形式來表現。座談會上,專家和表演者共同關注了一個話題,就是民族曲藝用普通話還是用方言表演的問題??铝照J為,要面向更大的受眾,民族曲藝還是應該逐漸改為普通話。郭剛認為,如果要讓作品有趣,就要選取當地的或者是民族的最接地氣的語言、笑話或好玩的俏皮話。彝族克格《趣說火把節(jié)》表演者沙馬木烏說出了自己的無奈,他說克格與相聲有區(qū)別,克格是坐在火塘里說的,也沒有唱的部分。在當地他也是“婦孺皆知”的笑星,用方言“笑果”肯定是沒問題的,這次來展演也是來調查一下普通話版本的觀眾反應和聽取專家的意見,全部翻譯成普通話后的演出效果還要繼續(xù)去探索。
惠民演出:節(jié)目豐富多樣送歡笑進基層
展演期間,中國曲協(xié)主席姜昆帶領曲藝名家新秀和優(yōu)秀少數民族曲藝節(jié)目分赴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臺格斗村和蒙牛工業(yè)園區(qū),為當地村民、企業(yè)員工獻上了兩場惠民演出。演出前,姜昆來到臺格斗村民服務中心,為老人們送來了大米、油和內蒙古特產,并與老人們親切地交談。當演員們站在臺格斗村露天舞臺上,雖然天空下著雨,演員們卻都說天氣真好,精神抖擻以最好的狀態(tài)為觀眾們表演。兩場送歡笑的節(jié)目包括姜昆和戴志誠表演的相聲《樂在其外》 、冀勇表演的口技、韓延文演唱的《我的祖國》 、武利平表演的二人臺小段、柴京云與柴京海表演的大同數來寶《婆媳之間》 、高保利演唱的《吉祥安康》 、吳正丹和魏葆華的雜技《肩上芭蕾》 、奇志和張偉表演的相聲《祈福》 ,以及三個展演優(yōu)秀節(jié)目冬不拉彈唱《我心愛的黑眼睛》 、群口好來寶《大地之印》 、藏族說唱《惠民政策人人贊》 。武利平模仿老太太帶著詼諧諷刺的表演,用方言逗得內蒙古觀眾樂不可支;吳正丹用單腳腳尖站上魏葆華肩膀時,全場觀眾爆發(fā)出了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冀勇用口技模仿爆竹、動物、嬰兒,拉近了和當地人的距離。一位受邀和冀勇互動的臺格斗村村民說:“我覺得他的口技很神奇,能這么近距離地和演員互動感受很奇妙。 ”大同數來寶《婆媳之間》里的那些生活瑣碎事和不文明的生活習慣,讓觀眾又好氣又好笑。柴京云說:“平民百姓有時會有模糊的意識和糊涂的觀點,恰是曲藝要表現的有趣生動的內容。 ”當在臺格斗村的所有節(jié)目表演完畢,雨還沒有停,一位準備回家的觀眾表示,他最想看的演員就是姜昆,還想再看,希望曲藝送歡笑活動再多來幾次。送歡笑節(jié)目同樣受到了蒙牛集團員工們的歡迎,蒙牛集團的楊宏杰說:“平時工作節(jié)奏比較快,很難有機會欣賞曲藝,感謝中國曲協(xié)組織的這次活動,讓老百姓和廣大員工欣賞到一場形式多樣、內容精彩的文藝演出。希望主辦方能陸續(xù)多組織類似活動,讓曲藝進一步深入群眾,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出更大的活力。 ”演出中,演員們的熱情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演員張偉說:“對于我們年輕演員送歡樂就是鍛煉自己、汲取經驗的機會,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缺乏文化生活實際上是缺乏快樂,我們把快樂送給他們,給我們心里增加更多的陽光,我們喜歡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