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紙條兒的歲月
我正啃著手里的漢堡,一對身著校服的初中生撞進了我的視線。男孩身量不矮,是個細高挑兒,白凈的小臉上架了一副與其年齡不太相符的黑框眼鏡兒, 透著股少年老成。再看女孩,身材不高但很勻稱,微微隆起的胸脯,喻示著青春的萌動。姑娘的眼睛又黑又亮,發(fā)散著內心的快樂,是五官中的亮點。只是咧嘴笑的 時候,露出的銀色牙箍,讓她的臉看起來有點兒滑稽。顯而易見,這是一對兒小戀人??粗麄兟渎浯蠓降匾蕾怂秸Z,我驚嘆當下孩子的膽量和張揚的個性,看著他 們,不禁回想起曾經的年少時光。
相較當下孩子的早熟,上世紀60年代的孩子們實在是屬于晚熟。男女生之間那份情感的萌動,可謂姍姍來遲,記憶中直至初三的最后一個學期,班里才冒出了幾對明目張膽的戀人,他們之間傳情達意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既有老套的,也有創(chuàng)新的。
在當時“遞紙條兒”是男女生之間最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雖然手法陳舊一些,但勝在行動隱蔽且效率高。傳遞紙條兒的方式有若干種,一是遞件人與收 件人之間的直接交割,套句網絡用語就是“C to C”。傳遞的手法以“交接棒式”為主,所謂“交接棒式”,就是把紙條直接交到對方手里,這種方式穩(wěn)妥、隱蔽,缺點是傳遞距離有限,適用范圍最好是鄰桌。
還有一種方式是“拋物線傳遞法”,這種傳遞法就是把寫好的紙條揉成個團兒,準確地扔給收件人。此法的優(yōu)點是可以進行長距離投送,但缺點也顯而易 見:對拋扔的技術要求過高,隱蔽性不強。如果偏離了目標,被其他同學撿到,那樂子可就大了。因此,敢用此法者,都是些藝高膽大的主兒。記得當時在班上只有 體育課代表擅用此招,并且鮮有失手。至于他如何練就的這番絕技,一直是大伙兒的困惑,終于在一場校際籃球賽上,大家找到了緣由。敢情這家伙把投籃的功夫用 到了扔紙團兒上,不準才怪呢。
第三種傳遞紙條的方式是“中轉式”,顧名思義,就是傳遞人與接收人并不直接接觸,而是通過第三方進行中轉。這種方式的隱蔽性頗強,以至有些人在 大家眼皮底下長期秘密活動,大伙居然沒有一絲察覺。 當然這種傳遞方式是否安全、順暢,其核心是要有一位靠譜且信得過的交通員。不瞞您說,我還真的給一個發(fā)小兒做過半個學期的中轉員,好幾次我曾想看看紙條上 的內容,但都忍住了。直至這位發(fā)小兒隨家人到國外投親,我這交通員的工作才告一段落。發(fā)小兒曾答應我,作為回報,每周提供一盤港臺歌星的原版磁帶供我轉 錄。前段時間整理老物件,又看到了當時轉錄的那些磁帶,我用微潮的毛巾輕輕地撫去磁帶盒上的浮塵,那一刻,思緒不由分說地把我扯回了那段難忘的青蔥歲月。
還有一種傳遞紙條兒的方法最絕,就是“暗語及密碼式”。這種方式,一般智商的孩子是玩不了的。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當時班上一位姓王的天才生。別看 他年齡小我們幾歲,可情商一點兒不低,很快就和班上的女學霸交上了朋友。與別的同學躲躲閃閃不同,他們的交往是半公開式的,美其名曰交流學習經驗,老師對 他們的舉動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普通人的紙條兒都是掖著、藏著,惟恐他人看見,可人家二位的紙條兒就坦坦蕩蕩地放在課桌上,隨便看!我們曾借著做值日的 機會仔細研究過他們的紙條兒,內容卻仿若天書,我們都不能明了其意。直到今天,當同學聚會聊起此事時,大家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表示佩服。
每個人都曾有過一顆少年的心,每個時代都有著少年人表達情誼的獨特方式。當你從一個抱著水龍頭狂灌自來水的莽撞少年,長成了能品出大紅袍與金駿 眉不同甘醇的深致雅人,即使已是霜染兩鬢,可當夜深人靜時,不免會想起把你寫的紙條兒緊握在手心里的那個人。 繆 惟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