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 文學報刊社 > 作家文摘報 > 正文
《叩開臺灣名人之門》
葉永烈著 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7月出版
作者多次赴臺,尋訪民國時期的名人到臺灣后的經(jīng)歷。這些赴臺名人,有的是1949年從大陸隨國民黨當局潰退到臺灣的政界名人,如張學良、閻錫山、白崇禧等,他們在臺灣的最后歲月,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有的是臺灣文化名人,如胡適、張大千、錢穆、林語堂等,他們在臺灣又經(jīng)歷著怎樣的動蕩與酸楚?本書是這些名人的集體后傳。
素書樓風波始末
“三大反動文人”之一
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傅斯年主持北京大學校務(wù)。由于傅斯年與錢穆在學術(shù)見解上相左,未聘錢穆出任北京大學教授。1948年春,錢穆應(yīng)家鄉(xiāng)江南大學之邀,擔任首任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
錢穆在家鄉(xiāng)只工作了一年。1949年春,應(yīng)廣州私立華僑大學校長王淑陶之聘,錢穆南下廣州任教。錢穆所以在中國政局大變動的時刻選擇了離開家鄉(xiāng)南下,原因是他在政治上傾向于國民黨。到了廣州兩個月之后,錢穆又隨華僑大學遷往香港。
1949年中國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蔣介石兵敗如山倒。8月14日新華社發(fā)表出自毛澤東筆下的那篇著名的社論《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內(nèi)中點了錢穆的名:
為了侵略的必要,帝國主義給中國造成了數(shù)百萬區(qū)別于舊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識分子。對于這些人,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中國的反動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后來,只能控制其中的極少數(shù)人,例如胡適、傅斯年、錢穆之類,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們走到了它的反面。
從此,胡適、傅斯年、錢穆在中國大陸被稱為“三大反動文人”。不過錢穆對此覺得不可理解,胡適、傅斯年與國民黨政權(quán)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被稱為“反動文人”還算有其緣由,而自己只是一介書生而已。正因為這樣,1950年秋,錢穆在給學生酈家駒的一封信中說,自己抗戰(zhàn)勝利后“足跡不到京、滬、平、津,不在公立學校教書”,“單槍匹馬,一介書生”,“怎么找到我頭上”?尤其是在《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后來被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之后,錢穆知道是毛澤東點了他的名,一直耿耿于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