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_2022最新国产在线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_欧美日韩精品视频一区_国产日韩在线时看高清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中國作協(xié)重走長征路主題采風活動 >> 正文

行萬水千山 抒雄關漫道

——中國作家采風團重走長征路側記

http://www.lijiacheng616.cn 2016年04月22日10:26 來源:貴州日報 吳偉劍

  核心提示

  4月的黔地,風光旖旎。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組織的2016年中國作協(xié)“重走長征路”主題采風團一行29人來到貴州,沿著黎平、甕安、遵義、赤水等當年紅一方面軍曾在貴州走過的線路進行采風創(chuàng)作。此次采風活動,旨在感受長征精神,接受靈魂洗禮,謳歌時代巨變,創(chuàng)作反映紅軍長征精神及長征沿線地區(qū)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文學作品,讓貴州人文精神和紅色精神得到更好的宣揚。

  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作協(xié)聯(lián)合江西省作協(xié)和貴州省作協(xié),重走當年紅一方面軍曾走過的路線,采風團于4月7日從江西于都出發(fā),途經(jīng)貴州等地,進行為期10天的采風之行。

  葉辛、彭學明、彭學軍、阿來、張未民、劉亮程、李掖平、鮑爾吉·原野、次仁羅布、李云雷等20多位作家,來自全國15個省份,且都是各省作協(xié)重量級人物,代表著所在省的文壇實力,其中既有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文學作家,也有富有青春潛力的青年網(wǎng)絡作家。

  據(jù)悉,中國作家協(xié)會將陸續(xù)組織4個采風團,多個小分隊,分期分批沿著當年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的長征路線,進行采風創(chuàng)作。

  重溫長征故地 觸摸歷史脈搏

  4月11日,剛集結在貴陽的采風成員就已被爽爽的貴陽吸引住,“貴陽這氣候太舒服了,藍天白云,讓人心情瞬間大好。”這是很多作家下飛機后的第一感受。

  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葉辛與貴州情緣深厚,作為此次采風團團長,他一來到貴州,就不斷給團員介紹起貴州文化,這讓采風團成員很快融入到貴州風俗中,快捷地進入采風創(chuàng)作狀態(tài)。

  采風團第一天來到貴安新區(qū),看到在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lián)碛性朴嬎恪⒃品⻊盏刃呛粕鐓^(qū)的建設情況,大家表示,如今的貴州發(fā)展勢頭迅速,可謂日新月異。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成員、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阿來已多次來貴州,他說:“每次來貴州,感覺變化都非常大,這次看到貴安新區(qū)的規(guī)劃建設,令我大吃一驚。貴州利用大數(shù)據(jù)優(yōu)勢,引入了很多高品質的服務,這也讓貴州快速邁入現(xiàn)代化省份。”

  4月12日,采風團開啟重走長征路第一站——黎平。黎平會議被稱為“偉大轉折從這里開始”。當天下午,在黎平會議紀念館前,當?shù)丶t色文化專家、黎平會議紀念館副館長張中俞,向作家們講述當年長征的感人故事,并解讀黎平會議的重要性:“黎平會議讓紅軍重振信心精神,凝聚革命力量,實現(xiàn)歷史突破!鼻嗄昃W(wǎng)絡作家賀濤聽了介紹后,對長征有了新認識:“以前只是通過教科書,了解到紅軍在貴州有個重要的遵義會議,通過這次采風才知道,遵義會議之前還有黎平會議的鋪墊。能親自重走長征路,可比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多。”

  體會特別經(jīng)歷 猴場會址放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作協(xié)主席劉亮程和河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馮杰兩位作家,對黎平的人文風土非常喜歡,提筆留下“山重水復 柳暗花明”“頤養(yǎng)勝地”等珍貴墨寶。

  當晚座談會上,采風團與當?shù)刈骷疫M行創(chuàng)作交流。黎平作家石新民回想起當年創(chuàng)作紅色文學的往事:“那時妻子說我長征都沒參加過,怎么能寫出好的作品,于是我就決定變賣家產(chǎn),重走長征路。歷經(jīng)1年零5個月的時間,走遍了整個陜甘寧地區(qū),最終到達延安!薄捌溟g為了親自體驗,我住過茅棚,也曾在湘江站了一天,感悟當年戰(zhàn)爭場景,最后寫下了《太陽石》這本書。只有真正有過生活體驗,才能創(chuàng)作出感人的作品!

  4月13日,采風團一行來到甕安草塘鎮(zhèn)。在紅軍當年行居處,作家們看到很多手寫紅軍標語,江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編輯彭學軍深有感觸地說:“這些標語每句話都很直白、實在。正是這股勁,讓革命戰(zhàn)士在今后的戰(zhàn)爭中堅定了目標!

  在草塘大戲樓,彭學明看到如此大氣恢弘的徽派建筑,早已按捺不住“要唱一首”的想法。得知可以上臺表演,他立刻興致勃勃地跑上戲臺,唱了兩首紅歌,與當?shù)卮迕窕印?/p>

  草塘也叫猴場。猴場會議被稱為“偉大轉折的前夜”。講解員詳細介紹猴場會議在黎平會議和遵義會議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西藏自治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西藏文學》副主編次仁羅布感慨道:“確實只有真正親身去體驗,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東西是我們不知道的,這次采風,確實讓我收獲了很多!

  再見革命戰(zhàn)士 軍魂浩氣長存

  4月14日,采風團剛到遵義。得知102歲的老紅軍王道金在醫(yī)院住院,葉辛和彭學明當即決定代表采風團到醫(yī)院去看望老人。

  習水土城青杠坡戰(zhàn)斗遺址,聳立著一座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上面刻著“青杠坡紅軍烈士紀念碑”10個大字。當年,2000名紅軍指戰(zhàn)員犧牲在這里。這座烈士墓埋葬的紅軍戰(zhàn)士,在貴州省紅軍烈士墓中是最多的一個。作家們爬完長長的階梯到達紀念碑跟前,向紀念碑敬獻花籃。

  在仁懷縣魯班鎮(zhèn),作家們見到了守衛(wèi)紅軍烈士墓整整45年的老紅軍劉富昌。93歲的劉富昌懷著感恩的心情說:“我親眼看見發(fā)生在這里的那場血戰(zhàn)。英勇無畏的紅軍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愿為紅軍烈士守墓,我愿意用我一輩子去為他們守墓!睒阗|的話語,簡單的心愿,作家們聽后心里除了震撼,更多的是無限感動。

  如今,魯班紅軍烈士陵園綠草茵茵。在這里,劉富昌與紅軍烈士朝夕為伴,陵園已成了他的生命支柱。作家們注意到,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掛著一面“抗戰(zhàn)英雄民族脊梁,功昭日月國人共仰”的錦旗,或許,這正是劉富昌老人一生的寫照。

  距離貴陽約有500公里的赤水,是此行最后一站。當年在赤水發(fā)生的戰(zhàn)斗,讓毛澤東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得到展現(xiàn)。作家們身臨這片土地,依然能深切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傳奇故事。在丙安古鎮(zhèn),作家們參觀了當年紅一方面軍駐址。在紅軍橋上,采風團一字排開,畫面定格在這一刻,折射出“新時代紅一方面軍”的風采。

  踏訪黔北婁山 感受雄關漫道

  遵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市區(qū)。走進會址的現(xiàn)代化演播廳,作家們回顧當年在遵義會議發(fā)生的歷史轉折。

  “這次采風很接地氣,這種地氣不僅僅在于讓我們傳承老一輩革命先烈那種革命意識,更重要的是我們作家通過對歷史的認識,知道今天該怎么把手中的筆,交由歷史書寫,為人民代言!鄙綎|省作協(xié)副主席、《山東文學》主編李掖平道出此行的深切感受!拔視堰@次采風的感受和更多的貴州元素呈現(xiàn)在作品中。過段時間,我將讓我的學生來貴州采風,深扎在這片土地上思考文學創(chuàng)作!

  在婁山關山間,作家們來到海拔1500米高的小尖山戰(zhàn)斗遺址。山頂云霧茫茫,放眼遠眺,只見大婁山山脈逶迤連綿。

  1935年2月,紅軍二渡赤水,第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親臨前線指揮攻克婁山關,殲敵4個團,揭開了遵義大捷的序幕。毛澤東在這里寫下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千古絕唱。

  剛剛憑借中篇小說《三只蟲草》斬獲第七屆“茅臺杯”《小說選刊》獎的阿來,是一個熱愛攝影的作家,貴州的秀美風景、花草樹木,深深地吸引著他。在婁山關采風途中,他將鏡頭對準山川植物,不停地拍照。由于太過投入,竟與大部隊走散了。山上的手機信號又不好,大伙兒怎么找也找不到他。最后,采風團聯(lián)系當?shù)鼐觳耪业剿。對于“失?lián)”一事,阿來說:“貴州的多彩風光和人文,需要沉下心去領悟,越深入下去,越能發(fā)現(xiàn)其中魅力!

  花絮

  葉辛: 回“家”看看

  采風結束,返程途中,很多成員仍顯得意猶未盡,表示想去看看團長葉辛當年插隊多年的地方,于是又臨時增加了一條線路——修文縣久長鎮(zhèn)沙鍋寨。

  貴陽葉辛春暉拓展文武學校墻壁上掛滿了獲獎的橫幅,這些都是孩子們在前不久的武術比賽中獲得的榮譽。葉辛也不斷鼓勵孩子們,希望他們將來取得更多的榮譽。隨后孩子們?yōu)椴娠L團進行武術表演,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走到當年葉辛居住的小木屋前,村民們都圍過來和葉辛打招呼、拉家常。面前的許多人,葉辛都可以喊出他們的名字,并且說出當年在一起生活的往事。曾經(jīng)的好友石光揚說:“當年葉辛還和我一起教過書嘞。”葉辛指著一條路問:“這兒現(xiàn)在路還通不?”有位村民說:“通的,你當年還在那兒游泳呢!币齺硪环_心的笑。

  這就是鄉(xiāng)情,雖然時間改變了容顏,但友誼和往事永遠銘刻在心里,這也是葉辛如此深愛貴州這片土地的原因。

  聲音

  阿來(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成員、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我從小對紅軍故事耳濡目染,知道真實的歷史,對紅軍的感受很深。其實紅軍長征雖然是一個具體的軍事行動,但是我覺得迄今為止,包括全世界的人,越來越把它看成是意志、力量和精神的一個典范。就是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紅軍完全靠意志和精神,引導自己走向勝利。我覺得長征精神是一個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效仿。

  這次采風,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自身對當下文化思想再建設的思考。如今的我們面臨的經(jīng)濟危機、文化危機等與當年不可比。這次采風最大的收獲,就是重新認識、了解自己的文化。

  鮑爾吉·原野(遼寧省作協(xié)副主席、遼寧省公安廳政治部專業(yè)作家):我出生在軍人家庭,小時候經(jīng)?吹嚼霞t軍在我家聊天,他們什么都聊,但是他們恐懼說一件事,那就是戰(zhàn)爭。真正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人,對戰(zhàn)爭是非?謶值,因為他們深知戰(zhàn)爭的殘酷和無情,所以我們現(xiàn)在更應該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這次采風沿著紅一軍團當年走過的路,讓老中青幾代作家感受當年紅軍為新中國誕生浴血奮戰(zhàn)的歷程。我的收獲是,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讓人充滿感恩,對革命前輩永不忘記。這對我今后的創(chuàng)作很有幫助,更能寫出一些純凈的紅色作品。

  李掖平(山東省作協(xié)副主席,《山東文學》主編):采風路上,每當聽到當年那些為了革命而失去年輕生命的孩子的事跡時,心里就會感到錐心的痛,很多年輕人倒在血泊中,那一刻,他們在想什么呢?其實并不是像教科書說的那樣,他們有與生俱來的革命精神,或許當他們倒下的那一刻,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革命能夠成功,那肯定會有著壯志未酬的遺憾。我想,他們當時一定有著為身邊人能過上幸福生活的堅貞信仰,而愿意把自己投身于革命當中。這種信仰,支撐著無數(shù)紅軍戰(zhàn)士最終走向了勝利。今天的我們面對熱血的宣誓,可能不再會有當年那些革命戰(zhàn)士的熱情,也可能少了一些讓身邊人受益的信仰,而這種當年紅軍的信仰,能夠再次喚醒我們的人文精神和紅色精神。所以我們從事創(chuàng)作的人,理應把這樣的信仰在作品中更多地呈現(xiàn)。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