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作品在線 >> 在線閱讀 >> 《中國西部兒童文學作家論》 >> 正文
人不吃鹽不行/那時候/常常是吃飯的時候/母親向父親要鹽/父親常常是囁嚅著/轉(zhuǎn)過臉去/不讓兒女們看見//沒鹽的時候/母親便端著鹽盅子/去找左鄰右舍/出去進來都紅著臉//沒鹽的時候/母親從不叫兒女們借鹽/娃娃借不來鹽/那時候各家都一樣困難//人不吃鹽不行/就像人沒有骨氣不行/沒鹽的時候/母親更是不叫父親借鹽/她說父親是一家之主/出去借鹽太丟臉//細細想來/沒鹽的時候/生活有種淡淡的苦澀/像那個年代
——《沒鹽的時候》
沒鹽的歲月是讓人心痛的歲月,但被記憶過濾后,剩下的只是一點淡淡的苦澀。苦難一經(jīng)被咀嚼過后,苦難本身于人已并不顯影了,倒是附著于苦難之上的親情則彌足珍貴了。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時日里,小小的“寶娃”(高凱在詩中反復用到的一個“奶名”)慢慢長大了。
爸爸 你/找不到鞋的時候/便會喊我的名字/你知道是我/偷走了你的鞋/正學著你的模樣/大步大步/走路//爸爸 從蹣跚學步/我便尾巴似的/跟在你的身后/蹦跳著/步你的腳印/你的步子好大好大/讓我搖晃不定//爸爸 我是/希望像你那樣/整日背著雙手/勾著頭/穩(wěn)當 踏實/為一個個日子操心/甚至/我想讓人一看就知道/我是誰的兒子
——《爸爸的鞋》
一個鄉(xiāng)村男孩心底樸素的愿望來自于父親的影響,從蹣跚的足印跟起,穩(wěn)穩(wěn)的日子便有了著落。面對憂愁的生活,與父親的埋頭承擔不同,母親總是嘮嘮叨叨的:“上小學四年級時/我知道了一個指桑罵槐的成語/就發(fā)現(xiàn)不識字的母親/老愛指桑罵槐//比如喂豬的時候 母親/經(jīng)常指著一窩子豬罵:吃 吃/光知道吃光知道睡吃了睡睡了吃/都是些沒出息的東西”(《老愛指桑罵槐的母親》)。是老愛指桑罵槐的母親敦促著一家人快快地勤勞起來,鄉(xiāng)間的日子每天就是在這樣的罵罵咧咧中實實在在地度過了,在成人高凱的心中留下了永遠難以抹去的痕跡。
物質(zhì)的貧困恰恰滋養(yǎng)了精神世界的富足。一個早慧的孩子,游走在被繁華的世界所遺忘了的這塊沉樸的土地上,耳濡目染于這樣靜守的人文群落,他悄悄地撿拾到了一枚又一枚鮮亮的藝術珍珠。
深秋 奶奶用一個玉米棒子/使勁搓另外一個玉米棒子//又老又弱的奶奶/但仍然聰明伶俐的奶奶/手把手教一個玉米棒子和另一個玉米棒子/用牙齒相互廝咬//那些糧食的顆粒/你咬我我咬你 刷拉刷拉/全脫落在奶奶的懷里//深秋 一大簸箕金燦燦的牙齒/都是滿口豁豁的奶奶/舍不得的
——《搓玉米的奶奶》
于是,奶奶與玉米棒子的故事就這樣被美麗地保存了。故事里有年老奶奶對日子的堅守與希望,有她對生活平凡的經(jīng)營,更有詩人頑皮的心態(tài)所給予生活事件的快樂體驗。詩人對筆下任意兩件人與物的處理都有一種深度的藝術有機性在內(nèi)。“玉米是金燦燦的牙齒”——“奶奶是滿口豁豁的”——“奶奶舍不得玉米”。這三個句子造就了復疊的意義關聯(lián),對其的咀嚼與解析正是詩意產(chǎn)生的過程。
持久體歷于鄉(xiāng)土人生最大的感慨也許就是,鄉(xiāng)民自身始終在生活中,他們自身創(chuàng)造著生活本身。他們從來都堅忍地挺立在土地上,從不輕言放棄生活,在忙碌辛勞之外,他們同樣有自己輕松浪漫的精神小憩。
忽閃忽閃的燈花是誰個剪的/一張一張的窗花就是誰個剪的//一張一張的窗花是誰個剪的/一團一團的霜花就是誰個剪的//一團一團的霜花是誰個剪的/一朵一朵的雪花就是誰個剪的//一朵一朵的雪花是誰個剪的/雪地上那串鞋樣就是誰個剪的
——《誰個剪的》
詩歌以“誰個剪的”的自然提問,類似民間歌謠接龍的方式串聯(lián)了“燈花”、“窗花”、“霜花”、“雪花”等,“花”的順勢延展全在農(nóng)家可見的物象,提問與回答的過程就是成人與孩子間充滿趣味游戲的過程!皢栴}”本身作為“答案”給出,既使“接龍”可能,而又以濃郁的模糊性蘊含了深度的民間智慧。
總之,在反顧童年的真實感覺中,詩人描繪出一幅又一幅美麗而深刻的鄉(xiāng)村圖景,顯示了西北農(nóng)村特有的自然、人文、童年生態(tài)狀況。這些童詩為現(xiàn)代城市孩子提供出了另類的經(jīng)驗途徑,引他們?nèi)胗谶@一新異世界去感受與體驗。雖然鄉(xiāng)土童詩提供的是完全陌生化的場景與事件,但有效的文本應該準予孩子自己去解釋與感覺,在他們思考與想象的視界中,延展他們對世界的同情心與發(fā)現(xiàn)力。
二、詩語的游戲
詩歌最典型體現(xiàn)為語言的藝術,童詩對詩語的構設更有其特別的魅力。精彩的童詩語言不僅促成詩歌新的想象,而且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出了可愛的語詞游戲。這樣的游戲能真正將詩語落實在孩子自己的口頭吟唱上,讓孩子自覺欣賞語言并嫻熟運用語言,進而使得詩語真正成為孩子自己表達出的語言。詩語的這種功能是對詩人藝術能力的一種拷問。童詩在兒童文學家族中一直以來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況,應該和它這種最基本的文學屬性有關。繪本以圖畫取勝,敘事體作品以故事取勝,語言只在其中起一種載體作用,孩子在閱讀時能很快超越語言,指向它們各自所屬的文學性本身。但童詩則不同,它最典型體現(xiàn)為“語言”的藝術,如果一首童詩能將孩子的眼球牢牢吸引在語言本身,能讓他對詩語本身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并支持朗朗吟誦,且吟誦本身才真正流瀉出詩語構設的內(nèi)在魅力,進而支持孩子反復吟誦,于其中產(chǎn)生無窮的語詞游戲性,他吟誦而他快樂,童詩的藝術內(nèi)涵才算真正被落實。
在感悟理解并創(chuàng)造詩語的游戲性這一層面,高凱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一維度的藝術實踐也從一個側(cè)面代表了他童詩的原創(chuàng)性。《村。荷终n》一詩是最好的范例。這首詩已在兒童文學界、孩子、小學教師中獲得了非常好的聲譽,關于它的評論文字已近10萬字。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鄉(xiāng)土童詩。詩人以高超的藝術發(fā)現(xiàn)力以村小的一節(jié)生字課創(chuàng)建了童詩的一種語體形式,睿智地利用生字課本身的藝術性生成了“非!钡脑娦。這種藝術性包括:漢字字音與字義的夸張凸顯,孩子學字時聲音與情態(tài)的積極參與,鄉(xiāng)村小學教學特殊的人文資源等。在尊重原生態(tài)生字課情境的基礎上,詩人高度濃縮了五個漢字的教學過程,精彩排列了每個字的語詞組合,在朗讀效果及詩意升華上精心鍛造,使得一堂作為教學的生字課既保持了它淳樸的原汁原味,又獲得了高度的藝術審美屬性。
蛋 蛋 雞蛋的蛋/調(diào)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紅臉蛋蛋的蛋/張狗蛋的蛋/馬鐵蛋的蛋//花 花
花骨朵的花/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花蝴蝶的花 花衫衫的花/王梅花的花/曹愛花的花//黑 黑 黑白的黑/黑板的黑 黑毛筆的黑/黑手手的黑/黑窯洞的黑/黑眼睛的黑//外 外 外面的外/窗外的外 山外的外 外國的外/誰還在門外喊報到的外/外 外——/外就是那個外//飛 飛 飛上天的飛/飛機的飛 宇宙飛船的飛/想飛的飛
抬膀膀飛的飛/笨鳥先飛的飛/飛呀飛的飛……
——《村。荷终n》
蛋,花,黑,外,飛。這五個字的選擇安排決不是隨意的,它們是聲音與意義的完美組合,里面蘊蓄了詩人對一首鄉(xiāng)土童詩所寄予的高度審美理想。
蛋,非?谡Z化的一個漢字,富有充分的鄉(xiāng)土性與民間性的一個漢字,尤其在與孩子發(fā)生關系時,“蛋蛋、寶蛋蛋、親蛋蛋、狗蛋……”,是中國家長最喜歡用的對孩子的昵稱,里面包藏了長輩對孩子無盡的愛意。
花,代表了鄉(xiāng)間最常見的自然物象,它使鄉(xiāng)土生活富含情趣并具有亮色,也是鄉(xiāng)村女孩子名字中基本的元素。它是使孩子感到親近的一個漢字。
黑,極具鄉(xiāng)土內(nèi)涵的一個漢字。日常生活中一種常態(tài)的顏色,同樣極易與孩子發(fā)生認知關聯(lián)。在鄉(xiāng)土語境中,它的意涵平實但不失唯美!昂谑质帧诟G洞——黑眼睛”,從鄉(xiāng)間特有的人文形態(tài)升華為一種普適的美感意象,詩人的構思的確是精妙。
外,一個語義開放的漢字。打破鄉(xiāng)土封閉環(huán)境的關鍵語素。外與任意字的組合都意味著一種走出。詩意從這里開始發(fā)生了關鍵的轉(zhuǎn)折,吟誦中的孩子心靈的翅膀開始躍動了。立身鄉(xiāng)土而并不自居保守與落后,遙望世界一個鄉(xiāng)村孩子的精神宇宙凝立了。
飛,詩人高度的審美理想最終由其落實的一個漢字。一個具有生命張力的漢字,代表高度生命自由感的漢字,人生最高目標的漢字。它是詩的結(jié)語,但又是開始。飛字的語詞組合形式是自由而動態(tài)的,一如飛字本身的所指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