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 >> 正文
時代在變,生活在變,我羨慕今天的青年人,你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擁有更多的選擇,更寬闊的可能,更好的條件。但也有些東西不會改變。我想說說文學中一些不變的東西。
文學本身碰到危機了嗎
獲取信息的便捷化與舒適化,究竟是在發(fā)展我們的精神能力還是相反呢?聽聽“好聲音”、看看肥皂劇,果真能代替反復默誦與咀嚼、溫習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與針刺般的言語、章節(jié)與名篇巨著嗎?我們所說的信息,究竟只是一個數(shù)量的概念呢,還是具有深度與品質的追求?視聽信息能取代學問、智慧、理念、心胸、情操與文學的全部內涵嗎?
不,那是不可能的。恰恰是語言符號激活了思維與想象能力,取得融會貫通,最大限度地調動精神資源,能夠發(fā)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識見解。只要語言文字沒有消失,只要語言與思維的密切關聯(lián)沒有改變,只要語言文字與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還存在,文學的重要性就不會發(fā)生變化。
英諺云:寧可失去英倫三島,不能失去莎士比亞。因為莎士比亞代表的是文化,文化是存在的根基與理由,有這種文化,就有這種凝聚力,就有追求與生活方式,就有這個民族的自尊心與自愛心。黃鶴樓現(xiàn)在已不在原址,建筑材料也不理想,但是黃鶴樓仍然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原因在于崔顥與李白的詩。以為3D4D視聽節(jié)目與網絡音頻視頻能代替文學,那就是以白癡的聰明來取代文化與智慧。
文學的成敗標準是什么
是什么,不必細說,我能理解各個不同的寫作人有不同的追求:詩仙詩圣詩鬼、韓潮蘇海、婦孺能解、一把辛酸淚、高屋建瓴還是自我拷問,我都按下不表。我這里要說的是,不能把發(fā)行量、版稅收入看作唯一標準。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文學成就的評價,文學史的特點是看高不看低。當然我們個人常常需要經歷一個由低向高的過程。文學史盯住的是每個時期的大家名家經典作品,卻不會對各個時代都有的二三流作家多加注意。不要過于重視印數(shù),不要過于相信炒作。傳播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價值。當然會有許多人以當下市場效益為最看得見的成就,我們不可能排除這樣的寫作者,他們對于發(fā)展文化產業(yè)與文化消費有其貢獻。但是從長遠看,從更重要的意義上看,文學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花朵,是一個民族的品位與素質,是一個族群的精神史,是一個民族的乃至影響世界的智慧與胸襟。我們寫作者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淺薄化、惡俗化、碎片化、單純搞笑、單純惡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謂作品。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我們寫詩的人心中應該有屈原、李白、杜甫、普希金,我們寫小說的人心中應該有曹雪芹、蒲松齡、巴爾扎克與托爾斯泰,我們寫戲劇的人心中應該有關漢卿與莎士比亞。
文學創(chuàng)作不要跟風
不要跟著那些似是而非的觀點跑。要盡量維護文學這一行當?shù)募冋L氣。
其實所有的偉大作家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克隆的,魯迅也是這樣。一切都要與時俱進。經典作家經典作品不是當世注定的,不是被任命的,也不是銷售排行榜哪怕是獲獎名單所能全部反映出來的。要沉得住氣,靜得下心,什么事都有一個過程。魯迅說,幼稚并不可怕,不腐敗就好。
寫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我很欣賞網上的一句話:凡是把自己沒有寫出好作品的原因歸咎于環(huán)境的人,即使把他遷移到日內瓦湖邊的別墅里,他照樣——我說的是他更加——嘛東西也寫不出來。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云亦云的胡說八道,我希望我們的青年同行珍重自己的頭腦,不跟著起哄。一句話,除了潛心寫作,干咱們這一行的人沒有別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