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作品在線 >> 在線閱讀 >> 《尋找與考證:蕭紅居地安葬地及紀實作品研究》 >> 正文
每當人們無法解釋蕭紅的創(chuàng)作,往往會用天才來概括她,似乎屢試不爽。拂去蕭紅身世種種,她細心寫作的文本才是耐得住推敲的佐證。
蕭紅的創(chuàng)作是孤獨的,孤獨不僅來自于身體不聽話,肺病引起的發(fā)燒、咳嗽的長期困擾,更主要來自蕭紅創(chuàng)作觀念的與眾不同,她的作品在敘述上的純文學樣式與同時代作家風格的大相徑庭,而她從未放棄這種孤獨的思考,她從來不會隨幫唱影,人云亦云。《抗戰(zhàn)以后的文藝活動動態(tài)和展望》座談會,由于蕭紅不隨聲附和的態(tài)度使得座談會出現(xiàn)了兩次同樣的說辭,“蕭紅說得很清楚,你現(xiàn)在就是在實際生活里面”,“蕭紅說得很清楚,現(xiàn)在大家都是在抗戰(zhàn)里面生活著”。實際上,并非大家都認同她的觀點,只是她的觀點具有無可辯駁的理由,是正確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涉及文藝創(chuàng)作,蕭紅都會堅持她的觀點。胡風主持的《現(xiàn)時文藝活動與〈七月〉》座談會。在長篇大論的發(fā)言過后,胡風對蕭紅說,“你早想說話,現(xiàn)在輪到你了!笔捈t說完她的觀點后,突然一轉(zhuǎn),“ 比方今天,有半數(shù)的人只得到了坐著的機會,而沒聽到他們的聲音,我看他們感到寂寞的樣子。這是對于同坐的人的不敬!笔捈t為沒有得到發(fā)言機會的其他人呼吁權(quán)利,說明她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涉及到“公平”,客觀而非以人情代替規(guī)則。她為弱者仗義執(zhí)言的作風是一以貫之的。
《黃河》創(chuàng)作于1938年8月6日,漢口。這時她正挺著大肚子,住在東北救亡總會的地板上,等待去重慶的船。這篇小說發(fā)表于1939年2月1日武漢《文藝陣地》第二卷第八期。
蕭紅對戰(zhàn)時文藝的把握,就是要寫戰(zhàn)時百姓生活。由于關(guān)心戰(zhàn)事發(fā)展,是否能夠打到自己的家趙城,船老大很巴結(jié)八路軍小戰(zhàn)士。但戰(zhàn)士不為所動,只是答應(yīng)捎個家信,其他一概不外露。這又讓人聯(lián)想到八路軍形象。小說很生動,看得出蕭紅底層寫作立場沒有變,她觀察極為細致。這是她去山西臨汾,路上看到的逃難和抗日物資運輸過程的縮影。因為老婆死了回家奔喪耽誤了時間,追趕隊伍的八路軍戰(zhàn)士搶著搭船,央求船老大。后又與船老大閻胡子對話,表現(xiàn)了八路軍和老百姓之間的融洽關(guān)系,閻胡子關(guān)心仗是否能打贏,能不能守得住。
“八路上的……”他招呼著那兵士:“你放下那撐桿吧!我看你不會撐,白費力氣……這邊來坐坐,喝一碗茶,……”方才他說過的去去去……現(xiàn)在變成來來來了:“你來吧,這河的水性特別,與眾不同,……你是白費氣力,多你一個人坐船不算么!”
“趙城,趙城俺住了八年啦!你說那地方要緊不要緊?去年冬天太原下來之后,說是臨汾也不行了……趙城也更不行啦……說是非到風陵渡不可……這時候……就有趙城的老鄉(xiāng)去當兵……可是你說……趙城要緊不要緊?俺倒沒有別的牽掛,就是俺那孩子太小,帶他到這河上來吧!他又太小,不能做什么……跟他娘在家吧……又怕日本兵來到殺了他。這過河逃難的整天有,俺這船就是載面粉過來,再載著難民回去……看那哭哭啼啼的老的小的……真是除了去當兵,干什么都沒有心思!”
閻胡子原是黃河發(fā)大水逃到關(guān)東的“闖關(guān)東”移民,然而,當關(guān)東變成滿洲國,他又接到叔叔的信,逃到趙城做小生意安身立命!耙朐诖说刂\個生活,就好比蒼蠅落在針尖上,俺山東人體性粗,這山西人體性慢……干啥事干不慣。”他不斷地向士兵打探消息。
“俺在山西沒有別的東西,就是這一只破船……”
士兵并不回答,說是趕路,問他是否給趙城的家人捎個口信。
閻胡子讓士兵告訴家里人,他一切都好,卻還是不滿足,對著往同蒲站去的士兵問。
“我問你,是不是中國這回打勝仗,老百姓就得日子過啦?”
八路的兵士走回來,好像是沉思了一會,而后拍著那老頭的肩膀。
“是的,我們這回必勝……老百姓一定有好日子過的!
蕭紅此去臨汾,對山西印象深刻,《黃河》強烈的地域特色撲面而來,船是四方形的,黃河不是水而是泥在流動,船如同在泥上滑行。這篇小說剛一發(fā)表,就被葉君健翻譯成英文,發(fā)表在《大路》畫報上,銷往南洋。蕭紅就是這樣走一地,寫一地,把地域風光和抗戰(zhàn)故事忠實地記錄出來,也深深地寓意著黃河兒女懷著必勝的信念的艱難“滑行”。
第八節(jié) 漢口:“文藝咖啡室”的幻想
情況緊急,上層人都說武漢不保,于是居于武漢的文化人再次選擇逃亡。蕭紅讓端木蕻良先去重慶,自己留下結(jié)伴再行。蕭紅找到蔣錫金,要從武昌小金龍巷搬到漢口三教街的東北救亡總會。蔣錫金回憶,“一天下午,蕭紅忽然坐了一輛人力車,帶了個小鋪蓋卷和小提箱來到三教街”。東北救亡總會住著趙惜夢和孔羅蓀,趙惜夢原是《哈爾濱晨光》文藝部、《國際協(xié)報》副刊《國際公園》的主編,“九一八”事變后,第一時間在報紙上提筆抗日?琢_蓀最早提出“抗戰(zhàn)文藝”口號,認為“文藝的力量,不比一顆槍彈的力量小呵!一首戰(zhàn)歌能鼓動軍士殺敵的心!”哈爾濱失守后,他們在張學良的資助下,前往武漢辦《大光報》,做了東北軍的喉舌。蕭紅在武漢與東北救亡總會的關(guān)系很密切。后來在逃亡的路上,甚至生命的最后,周鯨文在香港主持的東北救亡總會仍然是她的堅強后盾。
蕭紅為什么不與端木蕻良同往重慶,而獨自住在三教街等待下一次航行。梅林寫于1942年春天的《憶蕭紅》披露,蕭紅懷孕身體越發(fā)沉重,他們約好一起去重慶。“八月初旬將上船那天,蕭紅因了有直達的船落后了,我同羅烽和未克實現(xiàn)充當某報戰(zhàn)地記者的愿望的端木蕻良先到了重慶!泵妨謱毠(jié)的描述說明蕭紅當時單獨去重慶,并不是端木蕻良拋棄她,沒有顧慮到她的情況,而是她希望能夠等待“直達”的船。端木蕻良因為讓蕭紅獨自從武漢前往重慶,一生背負著罵名,恐怕是他事先沒有料到的。
羅烽女兒玉良《一首詩稿的聯(lián)想——略記羅烽、白朗與蕭紅的交往》中說,羅烽母親和白朗帶著半歲的幼兒先期抵達重慶。8月初,羅烽費力搞到一張票,
上船后偶然碰到端木蕻良和梅林。
當事人端木蕻良接受葛浩文采訪,談及此事時說,“本是準備與羅烽、白朗、蕭紅我們一起走的。但羅烽去買票沒有買到那么多票,白朗和羅烽的母親先到了重慶的江津。羅烽后來又買到兩張票,蕭紅就說,她和羅烽一起走不合適,票又是羅烽買的,因此要我和羅烽一起走。當時白朗已走,蕭紅肚子又大,她和羅烽一起走是不合適,萬一路上出點兒差錯不好辦。我去托田漢的愛人安娥,她說她有辦法,蕭紅和她一起走。這樣安娥是女的,我就放心了。”據(jù)曹革成考證,安娥因田漢在三廳任六處處長,工作暫不方便去重慶,安娥決定單獨南下。落單的蕭紅與端木蕻良通信溝通,認為武漢有八路軍辦事處和文協(xié),大家可以一道撤離。
這三種說法互相都有牽涉,有一點現(xiàn)在可以證實,就是并非端木蕻良有意識地拋棄蕭紅一人獨行。如果那樣解釋的話,馮乃超讓夫人李聲韻獨自去重慶,也應(yīng)該受到譴責。問題在于蕭紅懷有身孕,端木蕻良就此狀況考慮不周也是有的,也就是說,他沒有意識到在當時蕭紅懷有重孕的情況下,作為丈夫,他必須陪伴在側(cè),蕭紅的身體是非正常狀態(tài),他怎么可以讓蕭紅單獨走?或者怎么可以托付給別人一起走?晚年的他仍然木訥地說,由這件事,他多考慮一下,兩人再由重慶去香港,先是買了一張票,他決計不去,待有兩張票,才與蕭紅一起去香港。
在孔羅蓀的記憶中,武昌大轟炸第二天,8月11日,蕭紅在樓梯口打了個地鋪。蕭紅從武昌到漢口的特三區(qū)來找他,和聲韻一起住在他家。這個兩層樓還有一間租給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中旬,蔣錫金離開漢口去廣州,蕭紅還留在漢口!巴χ粋很大的肚子,和一些朋友到江邊給我餞行!
8月20,蕭紅依據(jù)她在臨汾的生活作為背景,創(chuàng)作《汾河的圓月》,寫一位老祖母因兒子從軍而死導致發(fā)瘋。
鄰居看她瘋了,就逗弄她:
“你兒子去練兵去了嗎?”
她說:“是去了啦,不是嗎!就為著那蘆溝橋……后來人家又都說不是,說是為著“三一八”什么還是“八一三……”
“你兒子練兵打誰呢?”
假若再接著問她,她就這樣說:
“打誰……打小日本子吧……”
“你看過打小日本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