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作品在線 >> 在線閱讀 >> 《當下消息》 >> 正文
大概在2006年上半年,我打算考陳思和老師的博士,于是開始系統(tǒng)閱讀陳思和老師的文章和著作。陳老師在一篇散文中提及,曾到一位朋友家聽莊子,感覺極好,讀罷陳老師的文章,當時無限向往,不知道老師這位朋友是誰。隔了幾天,一次我和劉志榮先生聊天,說道,在復旦西學我可以聽張汝倫老師的課,但中學苦于無明師,不得其門而入。志榮說,暫時可以不必著急,以后應(yīng)該有機會去張文江老師家上課。當時方知,陳老師的這位朋友就是張文江先生。07年春天,我有幸開始去張老師家上課,其時正講《尚書·無逸》。我與《尚書·無逸》頗有緣分,08年9月,我去哈佛訪學,行前寫信向張老師辭別,張老師回信寫道:“臨別贈人以言,傳一篇剛改定的《無逸》給你吧,也許能起一點勵志的作用。”其后,在美國一年,我也“無逸”,未敢“關(guān)起門來煮牛肉”!豆诺鋵W術(shù)講要》所收錄的兩篇講禪宗的文章和《<貨殖列傳>講記》都在課上聽過;《古典學術(shù)講要》結(jié)集之前,我曾反復閱讀過全部單篇文章,結(jié)集之后又通讀一遍,故不揣簡陋,談一點閱讀體會。
在《古典學術(shù)講要》之前,張文江先生出版過《營造巴別塔的智者——錢鐘書傳》(1993年),《管錐篇讀解》(2000年),《漁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2006),整理過潘雨廷先生大量著作,譬如《周易表解》(1993年),《易與佛教、易與老莊》(1998年),《易學史發(fā)微》(2001年),《易老與養(yǎng)生》(2001年),《讀易提要》(2003年),《道教史發(fā)微》(2003年),《易學三種》(2005年),《周易虞氏易象釋、易則》(2009年)等,校點過杭辛齋《學易筆談、讀易雜識》(1997年)等。從張文江先生的著作、整理和校點的書中,大體能見出其為學的方向和志趣,其人之大體亦略能顯出。
一般而言,學問進路往往先從同代人入手,在師友的幫助下,或能上出,尚友古人,因此錢穆曾寫過一本《師友雜憶》。張文江先生的著與述,今人主要涉及到兩位——錢鐘書先生和潘雨廷先生。錢鐘書先生曾經(jīng)給張文江寫過一封信(我見過原稿),大意謂,今人著作不必多下功夫,應(yīng)往上走,多讀古典著作。張文江先生后來走的路大體上遵循了錢鐘書先生的教誨,走的是“尚友古人”之路。在課上張文江先生屢次說起錢鐘書先生這句話,可見對其影響之深。對于錢鐘書先生,張文江寫過《營造巴別塔的智者——錢鐘書傳》與《管錐篇讀解》兩本書。前書是其傳記,講錢鐘書的人生和成長經(jīng)歷,這是在總體上解讀錢鐘書;后書解讀《管錐篇》,選錢鐘書先生最難的、也是最艱深的一個局部講解。因為這兩本書,很多年,張文江先生的形象隱藏在錢鐘書研究專家里面,世人罕有深知者。
其實,就張文江先生學問格局而言,錢鐘書先生是其顯,潘雨廷先生是其隱。如今,錢鐘書先生幾乎家喻戶曉,其學問號稱錢學;但是知潘雨廷先生者甚少,世人理解潘先生尚需時間。潘先生的形象藉張文江逐漸顯現(xiàn),潘先生是不世出的好老師,張文江是不世出的好學生。有這樣的好老師,一生夫復何求;有這樣的好學生,絕學才不致于失傳。潘先生生前張文江曾隨侍先生讀書,潘先生去世后張文江不遺余力地整理了潘先生大量的著作。整理著作,一方面成就了潘先生,如此潘先生方有文字傳世;另一方面,也成就了張文江。張文江先生曾講過羅馬時期哲學家普羅提諾的《九章集》,該書由普羅提諾的學生波菲利編纂而成,除此之外,波菲利還寫了一篇《普羅提諾的生平和著作順序》,一方面介紹老師生平,一方面研究了老師著作的順序,并寫了提要。張文江先生講波菲利的文章或有道志之意,或許他在普羅提諾身上看到了潘先生的影子,在波菲利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普羅提諾幸虧有波菲利這樣的好學生,波菲利幸虧有普羅提諾這樣的好老師。張文江先生以《普羅提諾的生平和著作順序》為主,結(jié)合《九章集》內(nèi)容,講了普羅提諾的學術(shù)和人生。張文江先生頗喜《希臘名哲言行錄》,曾講過此書中的畢達哥拉斯篇,波菲利的《普羅提諾的生平和著作順序》與《希臘名哲言行錄》格局相似,既講學術(shù)又講人生。張文江的文章能見大處,研究一個人既研究其學術(shù),又研究其人生。張文江的兩篇文章《曾國藩的學術(shù)和人生》、《王國維的學術(shù)和人生》,就是這個思路;《營造巴別塔的智者——錢鐘書傳》與《管錐篇讀解》兩本書若合而觀之,就是錢鐘書的學術(shù)和人生。除了大量整理潘先生著作之外,張文江尚著有《潘雨廷先生談話錄》,該書尚未出版,但單篇文章曾在《文景》和劉小楓的主編的《經(jīng)典與解釋》上刊發(fā)過!杜擞晖⑾壬勗掍洝肥菑埼慕团讼壬g的談話,潘先生俯仰之間,盡顯風流!杜擞晖⑾壬勗掍洝犯湃酥谱,柏拉圖著作,《論語》等皆是對話。生活本身就是學問和修養(yǎng),因此日常生活更能顯出一個人的境界和風采。談話很難,因此偉大的人物往往是獨白,只能說給后來者聽,因此柏拉圖的著作中盡管紛紛紜紜,眾聲喧嘩,但主角往往只有一個!杜擞晖⑾壬勗掍洝废鄬Χ允菍υ挘@本書里有兩個主角:潘先生和張文江!杜擞晖⑾壬勗掍洝芬环矫嬗涗浟伺讼壬难孕,另一方面展現(xiàn)了張文江的成長和進步經(jīng)歷。
《漁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出版于2006年,此書收錄的是張文江自己文章,但這本書可謂是張文江懂了潘先生之后的讀書心得!稘O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內(nèi)容龐雜,談文學、哲學、文字學、戲劇、地理大勢等,又多涉及近人,談曾國藩、王國維、魯迅、徐梵澄等!稘O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有“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之象,由此可略窺張文江先生二十年來的進步路線。
在《漁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后記中,張文江先生說:“本書是我寫作二十年的文集,是我從事文字工作的記錄,或許更確切地說,是我不努力工作的記錄。二十年走過的路,歪歪斜斜,留下的腳印,稀少而凌亂!倍曛淮艘槐疚募,似乎真是又慢又疏懶。但是,張文江先生幾十年相應(yīng)的是另外一個節(jié)奏,他沉潛于中西學術(shù)中,故顯得慢,但厚積薄發(fā),其能量方慢慢顯示出來,《古典學術(shù)講要》則能見出!豆诺鋵W術(shù)講要》較之《漁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已經(jīng)更上了幾層樓,《古典學術(shù)講要》直接面對經(jīng)典,一句一句地解讀。寫論文簡單,如果懂了經(jīng)典中的一句,都可以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解讀經(jīng)典難,因為即使有一句話不懂,都過不了這個檻,也不敢貿(mào)然去解讀。敢于直面經(jīng)典,說明蓄勢已足;也惟有日日浸染于經(jīng)典之中,能量方能大而無當。
《古典學術(shù)講要》沒有序言,只是以《詩經(jīng)·風雨》冠諸扉頁。作者所引者惟“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彼木。頗能見其懷抱。近人頻頻征引《風雨》一詩,蓋有憂患也。黃遵憲寫畢《日本國志》,有詩言“頻年風雨雞鳴夕,灑淚挑燈自卷舒!濒斞浮拌F屋子”意象,或亦是此詩之變。
《古典學術(shù)講要》共有九篇文章,誠如作者所言,閱讀古典是“清理它們的源流演變,并探討它們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故所談盡管是古典作品,但都關(guān)乎現(xiàn)實,有所為而發(fā)。作者在《后記》中又言:“有生命的古代文化永遠是接觸現(xiàn)實的,從現(xiàn)實中汲取營養(yǎng),并滋養(yǎng)現(xiàn)實!闭\哉斯言!<學記>講記》、《<西游記>講講》、《<風姿花傳>講記》《<五燈會元>講記:無著文喜》、《<五燈會元>講記:兜率從悅》、《<五燈會元>講記:丞相張商英居士》都是研究這些人的學術(shù)和生平,其實這就是教育。張文江先生在給我的一封信中說:“《古典學術(shù)講要》的主題還是在于談教育,此教育應(yīng)理解為人在天地之間,小而言之在當今社會中,何以自處!薄<史記·貨殖列傳>講記》談經(jīng)濟。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基本上走“以經(jīng)濟建設(shè)為中心”之路,三十年過去了,如何理解經(jīng)濟,如何處理經(jīng)濟和政治的關(guān)系,如何理解經(jīng)濟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都需要反思。教育與經(jīng)濟,自古及今皆是最重要的問題,于今為烈。教育問題尤重要,可謂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就是哲學。
《古典學術(shù)講要》這部書只能顯出張文江先生的一個局部,本書收錄范圍唯在中國部分古典學術(shù),西方古典學術(shù)尚未收錄。張文江先生在何處非我所能見到,但就我所見可以猜測一下,他是走三教合一加上哲學之路,既是其學術(shù)志趣,也為應(yīng)對時代。比如曾國藩倡宋明理學,且身體力行,在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已經(jīng)不能應(yīng)對那個時代;其后蔣介石尚曾國藩,服膺王陽明,倡宋明理學,亦不能應(yīng)該那個時代。今人甘陽有所謂“通三統(tǒng)”之說,頗能切中時弊,但是尚不足應(yīng)對這個時代!豆诺鋵W術(shù)講要》儒、釋部分較為明顯,此外張先生尚整理過《道藏書目提要》(2003年)等,張文江先生對于《莊子》頗為心儀,他講過莊子內(nèi)七篇、外篇和雜篇的部分篇目,文章發(fā)表在《文景》或劉小楓先生主編的《經(jīng)典與解釋》上。其程度,我不敢妄言,讀者可以自己判斷。西方古典學術(shù)部分,就我所見所聞,張文江先生講過畢達哥拉斯、柏拉圖、普羅提諾,萊辛、黑塞、施特勞斯等,部分文章發(fā)表于《上海文化》和劉小楓主編的《古典研究》之上。我不知道張文江先生何時出下一本文集,即使出我也不知道他如何編纂,或許在以后的書中其總體形象能大體顯現(xiàn)出來吧。
《古典學術(shù)講記》是“講記”,一般而言,張文江先生先在課堂上先講某篇文章,所謂“講”也;之后根據(jù)上課錄音整理成文,然后反復修改,所謂“記”也。講記介于述與作之間,孔子言“述而不作”,莊子言“重言”,可是近人走了相反的路,于是作而不述之風大盛,故全集、文集動輒幾十卷,梁啟超是典型,蓋欲“新民”、啟蒙。“作”或有宣傳之意,講記偏在講,尚是講給“有耳能聽”的人,有隱晦教導之意。
《古典學術(shù)講要》的后記,可見張文江先生的懷抱。據(jù)說,后記的部分內(nèi)容是張文江先生在病床中寫下的。2004年,張文江先生大病,幸天不喪斯文,其后張文江先生大病痊愈,于是復出講課、寫作。大病之中寫下的是其念茲在茲的話,最能見其志,亦能見其平日修為。我不敢妄加評論,可以抄錄一部分,讀者自己判斷:“大約二十五年來,我一直在試圖理解中國古代的部分典籍,清理它們的源流演變,并探討它們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從更大的背景上來說,這也同時意味著尋求中華學術(shù)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厘定其特殊性。因此,在某種意義上,這一工作不僅是中國的,而且也是世界的!
劉濤 2010-12-28 于辦公室,2011-1-17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