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作品在線 >> 在線閱讀 >> 《知識人的精神事務》 >> 正文
對于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詩歌,人們經(jīng)常會用“邊緣化”這樣的說法來指稱它在整個社會乃至于更加具體的文學與文化領域中的地位與影響,與此相應的詩歌研究與詩歌批評,也被認為是處于“邊緣”。我們的“詩歌界”,因此也被看成是一個自生自滅、自娛自樂甚至是自我安慰和自我求證著合法性的“小世界”。但就是這個“小世界”,這兩年來,卻又頻頻令人刮目相看,獲得了人們的高度評價,最著名的,應該是德國學者顧彬先生了。作為一位中國文學的“局外人”,顧彬在他的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在內(nèi)的諸多著述中,都對當代中國的詩歌成就褒獎有加。在發(fā)表于《揚子江評論》2009年第2期的《我們的聲音在哪里?——找尋“自我”的中國作家》和《語言的重要性——本土語言如何涉及世界文學》兩篇文章中,顧彬又一次“重申”:“中國缺乏有國際競爭力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但是,它卻擁有為數(shù)眾多的、具備國際水準的詩人”,而正是這些“世界一流的詩人”,才承載著中國文學的真正希望。[1]與此相似的是,陳思和教授在發(fā)表于《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3期的一次訪談中也指出:“現(xiàn)在小說是最不正常的。詩歌的語言更有一種彈性,對現(xiàn)實的揭露比小說要真實可靠”。[2]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顧彬那樣的“高調(diào)”,但是他對當代中國詩歌成就的肯定卻也是非常明確的——尤其是,這樣的評價是建立在與小說的成就進行比較的基礎上。這些看法,無疑都提醒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和反思一下在當下中國的文學領域中,在文學成就及其所意味著的文學高度的意義上,我們以往和現(xiàn)在的詩歌處在“邊緣”的說法,是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或者說,這樣的“說法”,是否是一種暗含“權力”因而也極易導致偏見的“話語”、一種只重表象而在根本上忽略了詩歌真相的意識形態(tài)?這樣的意識形態(tài),不管是一種我在這里想姑且名之的“學術意識形態(tài)”,還是像西川所曾表示“憤怒”的“媒體意識形態(tài)”,都很嚴重地遮蔽、扭曲甚至是污損了詩歌的真實成就與真實形象,暗含著某種“貶抑”性的價值判斷。作為一種“媒體意識形態(tài)”,西川在他發(fā)表于《星星》詩歌理論半月刊2009年第4期的《中年自述:憤怒的理由》中,曾經(jīng)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非常“憤怒”地予以揭露,指出媒體對詩歌的偏見與隔膜,批評“一些媒體中的精英,在談論其他例如國際政治、世界經(jīng)濟、法律、時尚,甚至電影、小說等話題時,都能談得大差不差,是那么個意思,偏偏一談到詩歌,羅盤儀立刻失靈”,詩歌的“邊緣化”形象及其所意味著的詩歌成就的低微和詩人景況的潦倒等等,便被媒體所“成功塑造”;而作為一種“學術意識形態(tài)”,很多學者和批評家們不僅同樣將詩歌看成是文學的邊緣,還似乎順理成章地將詩歌研究與詩歌批評也視為是學術界的邊緣,并且據(jù)此對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研究和詩歌批評同時予以輕視、貶抑、排斥甚至擠壓,很多以“文學”為名義的學術會議、學科規(guī)劃乃至于學術論文,“詩歌”的含量非常稀薄,有的時候,甚至為零。如上所述的幾篇文字對我的啟發(fā)和它們所引發(fā)的共鳴,使我很強烈地感受到,作為一種長期盛行的意識形態(tài),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研究“邊緣化”的說法是到了應該揭破的時候了。也許只有如此,我們的詩歌才會得到應有的尊重,詩歌史與詩歌現(xiàn)實的真相才會得到真實的呈現(xiàn),而詩歌批評與詩歌研究的真正成就,也才不會被繼續(xù)輕視。
作為一種學術意識形態(tài),“邊緣化”的說法無疑預設了一個“主流”和“邊緣”的二元對立。在今年上半年“主流性”的學術刊物上,關于詩歌的文章了了無幾、屈指可數(shù),表面上,這似乎又一次令人沮喪地印證了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研究處于邊緣的意識形態(tài)。但是在實際上,正是在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文章中,卻有幾篇極具價值的文字非常有力地揭破了“邊緣”的意識形態(tài)對于詩歌研究的價值貶抑。
《文藝研究》2009年第3期發(fā)表的鄭敏先生的論文《新詩面對的問題》直面新詩的困境與問題,從中國新詩的現(xiàn)代性起源即早期的白話詩運動開始,不僅反思了當時所提出并且在后來影響深遠的“我手寫我口”的詩學主張,還在詩的立場上對包括廢除文言文和后來的簡化字運動在內(nèi)的漢語現(xiàn)代性實踐重新審理,認為在上世紀初“為了徹底消滅文言文,‘我手寫我口’的文化革命口號大行其道。從此中華民族用幾千年智慧創(chuàng)造的精神文化長城‘漢字文學語言’——也就是文言文,就這樣被‘善意’但錯誤的文化革命意識拋入了歷史垃圾堆”,這便導致了“今天的漢語,由于長期只寫‘我口’,詞匯量降到歷史的最低點。打開字典,痛感漢語文學已失去曾經(jīng)有過的許多詞匯,尤其是詩文詞匯的大量流失。這深深影響新詩的內(nèi)涵深度和色調(diào)的豐富”,“可以說,今天的漢語新詩,語言缺乏詩意審美標準已是既成事實”。近些年來,鄭敏先生的很多觀點越來越具有“文化保守”的傾向,其間也曾引發(fā)過爭論,我以為她的上述觀點同樣具有討論的空間。因為在這里,首先我想追問的就是,鄭敏先生所歸罪的“我手寫我口”的詩歌主張自提出以來到底在新詩實踐中有著怎樣的貫徹?而對這些已有的貫徹,到底又該如何評價?在這篇文字中,她對新詩歷史、新詩現(xiàn)狀、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的認識是否顯得過于簡單和過分的“原則性”與“本質(zhì)化”?······鄭敏先生的觀點雖然值得進一步商榷,但我以為,她的“語言提醒”特別是她對現(xiàn)代漢語寫作從其起源性的根部所做的反思與檢討,確實是一種應該被我們高度重視的學術思路。
區(qū)別于鄭敏先生的過分的“原則”,《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1期和第2期連載的唐曉渡與張清華的《關于當代先鋒詩的對話》,則在宏闊的詩歌史視野與清晰的詩歌史脈絡中,將思考深入到詩歌史內(nèi)部,對先鋒詩的命名與源頭、譜系與流脈、個案與精神原型及經(jīng)典性的詩人詩作都做了相當深刻的梳理與分析,時有卓見,精彩紛呈。比如他們對根子《三月與末日》的推崇、對貴州《啟蒙》社詩歌史地位的確認、對根子、食指、北島、多多、楊煉、海子、翟永明、歐陽江河、西川、周倫佑和于堅等詩人詩作的重新認識與評價,以及對“朦朧詩”經(jīng)典化過程的重新思考、對詩歌史編撰的獨特構想······不僅使人耳目一新,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重要的學術啟發(fā)。[3]這些年來,“訪談”或“對話”成了一種相當常見的學術文體,這一文體的好處,除了親切好讀之外,它對刻板平庸的學術八股的沖破及其所帶來的學術主體的自由與解放,特別是它所要求與意味著的語風的直率、觀點的密集與自由呈現(xiàn),都使其具有相當獨到的價值,而其豐富獨特的學術含量也為很多貌似嚴謹實質(zhì)平庸的學術八股所遠難相比。我以為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這篇對話無疑具有相當突出的典范性意義。
在對具體詩潮和詩人的研究方面,《當代文壇》的“重寫當代詩歌史”欄目所發(fā)表的張曉紅《女性詩歌批評話語的重建》和周瓚的《翻譯與性別視域中的自白詩》,則對女性詩歌重新研究。張文在互文性視野中揭示當代中國女性詩歌的詩學特征,對翟永明等女性詩人的代表性作品多有發(fā)明;[4]而周瓚的論文則從詩歌翻譯及性別理論的角度,通過很多實證性的資料扒梳與文本分析,對美國的自白派詩歌之于中國女性詩歌的真正意義重新反思,刷新了我們已然陳舊的許多觀點。[5]“詩人論”方面,今年上半年的《當代作家評論》和《文藝爭鳴》分別發(fā)表了羅振亞和趙彬的關于王小妮的專論。[6]我知道在詩歌批評界,關于王小妮的專論往往被視為“難題”,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挑戰(zhàn)性。但這兩年,繼耿占春和李振聲的兩篇很有分量的王小妮論后,上兩篇論文,又對王小妮的創(chuàng)作做了新的闡釋,頗值重視。
應該說,在主流性的文學研究刊物中,上述論文雖然在數(shù)量上尚處“邊緣”,但它們的水準、意義與價值,絲毫不亞于其他文類的有關研究,特別是鄭敏先生的文章和唐曉渡與張清華的“對話”,它們的學術思路與學術見解,真的是其他文類的有關研究所難以輕易達到的。“主流”內(nèi)部的“邊緣”,其實有著相當?shù)母叨取?/p>
而在相對于主流的“真正”的“邊緣”,上半年詩歌研究與詩歌批評又呈現(xiàn)出怎樣的狀況呢?在此方面,我們絕不應該忽視潘洗塵投資并親自主編的《星星》詩歌理論半月刊和黃禮孩主編的《詩歌與人》。
上半年的《星星》詩歌理論半月刊將對1980年代詩歌史的歷史發(fā)掘與重新打撈作為自己的關注重點,在它的“遺失的詩歌部落”、“回望八十年代”、“詩人訪談”、“詩人評傳”、“詩人自述”和“詩海鉤沉”等欄目中,發(fā)表了一大批史料性的文字,試圖為進一步的詩歌史研究和詩歌史編撰奠定基礎,扎實的努力和深遠的學術眼光令人感佩。特別是其以第二期為主的對一九八○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深入發(fā)掘,以八十多個頁碼的篇幅發(fā)表了姜紅偉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大學生詩歌報刊備忘錄》和《80年代大學生詩潮紀要》及當時大學生詩歌運動中的代表性作品等,具有相當重要的史料價值。而其第一期的《孫紹振訪談:我與“朦朧詩”之爭》(張偉棟)、第二期的《成都詩歌回顧:1984—1989》(何小竹)、第三期的王燕生《答姜紅偉問》、《靜水深流——我所經(jīng)歷的80年代大學生詩歌史》(許德民)、《自述:第三代詩人的那點事》(趙野)、第四期的《著名詩歌編輯家白航訪談錄》(姜紅偉)和《我和“第三代”的關系》(孫文波)等文字,不僅披露了很多史料和豐富生動的詩歌史細節(jié),還對八十年代詩歌史中的一些重要問題(比如“朦朧詩”與“第三代詩歌”間的過度與歷史脈絡問題)做了澄清,對于一些重要詩人(比如周倫佑、孫文波)和重要詩潮(如“大學生詩歌”和“第三代詩歌”)的理解,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文學史的突破往往建立在史料發(fā)掘和觀念更新兩個方面,比較而言,前者也許更加重要。某種意義上,這份身處“邊緣”、民間投資的詩歌理論批評刊物,實際上起到了很多主流刊物不一定愿意或能夠做出的“奠基”或“引領”詩歌史乃至于文學史變革的重要作用。
而與潘洗塵的工作相似的是,黃禮孩也在其主編的民間詩刊《詩歌與人》第21期以六十余萬字的浩大篇幅,整本推出了《新詩90年序跋選集》,無論是其編選眼光與編選規(guī)模,還是其裝幀設計,都令人嘆服,它的史料價值顯然也毫無疑問!对姼枧c人》創(chuàng)辦于1999年11月,現(xiàn)已出版至第22期(《藍藍詩選》),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國際性影響,被普遍認為是21世紀以來中國民間詩刊的“第一刊”。我們且不說那些更多的隱沒于“邊緣”的“民間詩刊”,即以這兩家為例,就應該知道“邊緣”的價值何其巨大?!至此,我們似乎也應該明白,無論是屬于主流內(nèi)部的“邊緣”,還是屬于相對于主流的“邊緣”,當下中國的詩歌研究都已達到了相當?shù)母叨,其所取得的成就,亟待我們(nèi)フ暸c珍視,“邊緣”的意識形態(tài)所可能導致的輕視與忽視,顯然應該糾正與揭破。
[1] 顧彬:《我們的聲音在哪里?——找尋“自我”的中國作家》、《語言的重要性——本土語言如何涉及世界文學》,《揚子江評論》2009年第2期。
[2] 黃發(fā)有:《困境中往往隱藏著生機——陳思和訪談錄》,《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3期。
[3] 篇幅所限,不能具引,請參唐曉渡、張清華:《關于當代先鋒詩的對話》,《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1期、第2期。
[4] 張曉紅《女性詩歌批評話語的重建》,《當代文壇》2009年第1期。
[5] 周瓚:《翻譯與性別視域中的自白詩》,《當代文壇》2009年第1期。
[6] 羅振亞:《飛翔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情”之間》,《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2期;趙彬:《王小妮論》,《文藝爭鳴》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