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推薦榜 >> 相關(guān)評論 >>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 正文
8月17-23日,“2011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本屆書展以“我愛讀書,我愛生活,傳承經(jīng)典,譜寫輝煌”為主題,吸引全國近500家出版機構(gòu)參展,參展圖書品種超過15萬種,并將有近300位海內(nèi)外知名人士出席現(xiàn)場簽售、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新浪讀書頻道全程跟蹤,以視頻訪談,微博大屏幕等方式,全面報道本次上海書展。
8月20日上午9:00,作家格非做客上海書展新浪直播間,回顧了自己“三部曲”系列的創(chuàng)作歷程。訪談中格非與大家探討了一些關(guān)于中國文學的問題。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全球的新浪網(wǎng)友大家好,這里是2011上海書展新浪直播間,今天是書展的第四天,這場訪談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國當代實力派作家,清華大學教授格非。歡迎格非老師作客新浪直播間,先請格非老師給我們新浪的廣大網(wǎng)友打個招呼。
格非:中國文學在浮躁中封閉自己來源:新浪讀書
格非:新浪網(wǎng)的網(wǎng)友大家好。
主持人:格非老師,你現(xiàn)在是北京清華大學的教授,但你的文學起點應(yīng)該是在上海的華東師范大學,對嗎?
格非:是的,因為我在上海1981年入學,在上海呆了20年。
主持人:您對北京、上海這兩個城市有什么感想?
格非:很多人會說起這方面的不同,我個人也經(jīng)常把這兩個城市做比較,剛剛開始到北京覺得很不適應(yīng),因為你在上海呆的時間非常長,呆了一段時間之后,覺得北京也有非常好的地方。講到全球化,其實各個城市都在互相模仿,最后趨同。如果說有什么區(qū)別的話,我覺得北京和上海當然有很重要的區(qū)別。上海生活方面非常規(guī)范,非常有意思,非常舒適。北京我覺得他從文化上來講更加多元一些,而且從規(guī)模和深度來說,都要超過上海。你在北京你會碰到各種不同的人,在上海相對來說,比較的理性,比較規(guī)范,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很有序。
主持人:具體到文學創(chuàng)造和出版方面呢?
格非:兩地都有很好的作家和藝術(shù)家。在上海我有很深的體會,上海人做事是比較認真的,無論是服務(wù)行業(yè)還是到出版各個方面,相對來說,做事情更加規(guī)范一些。
主持人:這次你的新書《春盡江南》交給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有這個原因嗎?
格非:每一次書寫完都有很多的出版社來談出版和版稅。我有點煩,因為書寫完我很需要休息,回到以前的工作狀態(tài),但是現(xiàn)在寫完一本書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對付出版社、媒體。后來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相對固定一下,如果說有一個出版社可以固定下來,我寫好了書一送就好了。有一次上海文藝出版社到北京來,是我的朋友,還有他們的一些領(lǐng)導(dǎo)到北京來吃飯,他們也有這樣的意向,是不是有一段時間可以相對穩(wěn)定一些,我們之間談一些合作條件。我覺得這很好,我可能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和上海文藝出版社有一個合作關(guān)系。
主持人:《春盡江南》是一本什么樣的長篇小說呢?據(jù)說您寫了很長時間才完成這部沉甸甸的作品,能介紹一下嗎?
格非:差不多從90年代中期之后,我寫完了《欲望的旗幟》,就開始寫新的作品。但是后來覺得一部無法容納這么大的規(guī)模,所以考慮用三部曲的方式來寫,從2006年寫了第一部,2007年出版第二部,隔了三五年時間之后,今年把第三部寫完,確實花了一些精力,也有很多的思考。一個是從十多年前延續(xù)下來的思考。但是我的主要精力是在第一第二部上,到第二部出版之后,集中思考進入工作狀態(tài)有幾年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可能比較長,可能也是我自己相對來說比較認真一些。
主持人:“三部曲”當中,您想集中為讀者展示什么樣的東西呢?
格非:我想描述中國近現(xiàn)代100多年來的歷史中的個人。我當然不是想去描述歷史,這個我沒有任何興趣,而是在這樣大的歷史背景當中,這個個人是什么樣的。我分為三個時間段,一個是寫辛亥前后的,第二個是50、60年代,第三個是當今社會。這個想法是上世紀90年代的想法。這個想法有了之后,他當然也不斷的變化,后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覺得“三部曲”之間結(jié)構(gòu)上有一些聯(lián)絡(luò),大家看完“三部曲”之后會發(fā)現(xiàn)當中有一些特殊的連續(xù)性 。比如說三部作品都寫到同樣的地點,比如說“花家社”。但是每部作品又是不同的,可以單獨成篇的。
主持人:這里我可以向各位網(wǎng)友先介紹一下“三部曲”的前兩部作品,《人面桃花》寫的是民國初年的知識人堆精神世界和社會理想的探索,《山河入夢》寫的是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的夢想和社會實踐,而這一部《春盡江南》則是對準了當下中國的精神現(xiàn)實。在這三部小說當中,有很多都是一脈相承下來的,有很多人物地點都會重復(fù)出現(xiàn),這些人物和地點在現(xiàn)實當中有沒有原型呢?
格非:當然有原型,只不過沒有具體的個人,而是我經(jīng)驗的綜合。魯迅先生也說過,不可能把一個人原封未動的放到小說當中來,我可以選擇不同人,不同的片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手勢、習慣、語言方式,這是每個人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在我的記憶當中儲存,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會跳出來,我也不知道具體是誰,但是一定會有原型。
主持人:上海文藝出版社最近數(shù)年出版了一些市場和社會影響都很大的作品,如余華的《兄弟》、莫言的《蛙》,你對這部《春盡江南》保有怎樣的期待呢?
格非:談不上什么期待,寫作是讀者和作者的交流,在我的書寫完了之后,我的交流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完成了,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我就想如何和讀者交流,其實是有一個潛在的對話,但是寫完之后,他已經(jīng)和我沒有關(guān)系了,他成為另外的東西了。我也無法對他怎么樣了,他有他的命運。當然讀者可以和我交流,但是不是和我本人,而是和我的書交流。
主持人:你希望有什么樣的交流呢?
格非:我希望有一種普遍性,在廣闊的社會背景當中,有不同人生活在里面,我對危機,對生活當中突然爆發(fā)的各種各樣的事件,我是怎么反應(yīng),我的人物如何反應(yīng),在這些人物之間建立起認同和交流的渠道,至于說他們怎么交流我也不清楚。
主持人:您是一位比較有個性的作家,自己寫完新書就把書交給讀者和市場去衡量,相信作品本身的魅力。你個人覺得你與其他作家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格非:這個問題也不應(yīng)該由我來談,當然我覺得肯定是有區(qū)別的。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不是不同,而是相同的。寫作當中,我會通過寫作來尋求和自己相同見解的人,比如說讀者。這些讀者可能在世界各個不同地方,這是我寫作的目的,我要找認同我的人,我的作品給他們看。另外我也想去找寫作界的作家。這寫作家當中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不同,而是我們面對同樣的社會,我們要找到共同的見解。我覺得尋找認同感,對文化境遇共同的感知,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德國有個搞中國文學的批評家叫顧斌,你對他批評中國文學,尤其是批評中國當代小說的那些言論,是怎么看的?
格非:我覺得無論是作為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團體,一個個人,都不要害怕批評,一個作家不可能被批評毀掉,一個作家只會被捧殺。批評不會,無論這個批評多么嚴厲。我覺得我們對批評應(yīng)該有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你可能真的有問題,那么批評你的話,對你是很重要的幫助。說到顧斌,他說中國的作家視野不開闊,外語不夠好,在國際交流當中會遇到一些障礙。這些都是對的,哪怕是有一些過激,我們應(yīng)該去反省。顧先生和我認識的時間比較長,我們以前有過交流,我也并不是他的每一個觀點都同意,也有很多的分歧,但是他說話和批評是他的自由。
主持人:他是站在對西方文學的理解上,來指引中國文學,希望中國文學有一個他認為正確的發(fā)展道路。
格非:不僅是顧先生,任何人在指責別人的時候,必然都會帶有他的情感、記憶、文化傳統(tǒng),他必然有他的偏見,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有理性的態(tài)度,我們要知道,他說的有一些東西也是有道理的,而不僅僅是憤怒。
主持人:你認為中國文學目前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如何?
格非:我覺得很不錯吧。但是我也有擔憂,80年代后來有很多的作家,他們在從事創(chuàng)作,整個的氣氛也很活躍,也寫出了很多很重要的作品。中國文學在世界上獲得認同的過程還在繼續(xù)。我覺得他們?nèi)〉玫某删褪钦麄現(xiàn)代文學的一部分,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因為他們也參與了整個國際寫作的大討論和交流。也提供了他們的方法,他們的觀念,他們的各種各樣的思考。所以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但是我還是有擔憂,因為我們現(xiàn)在好象有一種重新把自己封閉起來的趨勢,而這個趨勢恰恰是通過開放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我覺得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沒有完成。有一些中國人認為今天是我們的世紀,應(yīng)該聽我們說話了,這種自信會帶來某些預(yù)期。當然我應(yīng)該獲得文化上的自信,要更加自信的去創(chuàng)作,但是也要有謙虛的態(tài)度,畢竟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的互相學習,需要做很深的了解,下很大的工夫。我覺得現(xiàn)在的傾向是有一點浮躁的。
主持人:這也是您長久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吧。
格非:對。
主持人:最后,請介紹幾位你認為比較優(yōu)秀的的中國作家和外國作家?
格非:國外的作家太多了,可能我最喜歡的作家是托斯陀耶夫斯基,他可以帶出一大批這個類型的作家。當然也有像普魯斯特等法國的作家,還有一些美國作家,這個太多了。中國大陸作家也很多,我個人比較尊敬的比如說像莫言、張承志,他們的思考寫作都很有深度,還有很多,在這里我不能一一列舉。
主持人:非常感謝格非老師作客新浪直播間,和我們談了他的這本書,包括之前整個系列的“三部曲”,還是希望更多的讀者可以來關(guān)注格非老師的這部新書,再次感謝格非老師來到新浪直播間。
格非:謝謝各位。
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再見。